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拟盘多毛孢真菌(Pestalotiopsis-like fungi)引起的病害是蓝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造成减产和经济损失。随着蓝莓种植不断地向新的地区发展,不同的种植环境也造成了病害发生的多样性。鉴于我国蓝莓品种的差异性,种植条件的复杂性以及类拟盘多毛孢真菌的多样性,推测在不同种植环境下为害蓝莓的类拟盘多毛孢真菌种类亦有所区别。为明确为害我国蓝莓的类拟盘多毛孢真菌的种类,并为此类真菌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自蓝莓的类拟盘多毛孢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1.类拟盘多毛孢真菌形态学鉴定2013年-2016年,在我国11个蓝莓主要产区采集蓝莓叶斑病、枝枯病等病害样品,经过分离纯化及致病性测定,得到类拟盘多毛孢菌株共53株,其中7株无致病力,46株具有致病力,且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叶斑病病害症状表现为初期病斑呈黄褐色,圆形或近圆形,随病斑扩展,病斑边缘出现深褐色晕圈,后期部分叶片病斑上产生黑色分生孢子盘。枝枯病症状表现为初期病斑呈褐色,随病斑扩展,病斑边缘有深褐色晕圈,部分叶片和枝梢变褐枯死,后期整枝枯死,伤口处产生黑色分生孢子盘。对类拟盘多毛孢病菌进行菌落培养性状的观察,并制作徒手切片、冷冻切片、临时装片进行分生孢子、产孢细胞等形态特征的观察。结果显示各供试菌株菌落形态多样:多数为白色,有或无轮纹,子实体均为黑色,分布密集或稀疏。分生孢子均包含5个细胞,中间3个细胞着色,两端细胞无色透明,具有2根或2根以上的顶端附属丝,基部附属丝1根或2根,各菌株的分生孢子形态存在差异。按照中间色胞颜色、产孢细胞形态及分生孢子梗的有无可分为2个类群:(1)Pestalotiopsis属,分生孢子中间色胞同色,产孢细胞无色透明,壁薄,光滑,分生孢子梗明显;(2)Neopestalotiopsis属,分生孢子中间色胞异色,产孢细胞无色透明,壁薄,光滑,分生孢子梗模糊。2.类拟盘多毛孢病菌分子鉴定本研究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Parsimony,MP)和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对供试菌株核糖体大亚基(Large Ribosomal Subunit,LSU)基因进行分析,对类拟盘多毛孢病菌进行属的区分,并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对联合 rDNA-ITS、β-tubulin 和 tef1 基因进行分析,区分不同的种,同时结合形态学特征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为害我国蓝莓产区的类拟盘多毛孢真菌主要为Neopestalotiopsis属和Pestalotiopsis属真菌。其中,N.chrysea是引起我国福建长汀蓝莓枝枯病的病原菌,P.trachicarpicola是引起我国广西桂林蓝莓叶斑病的病原菌。综合致病性测定结果可以得出Neopestalotiopsis和Pestalotiopsios属部分真菌均可侵染蓝莓叶片和枝条,引起叶斑病和枝枯病。3.类拟盘多毛孢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对不同类群代表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群的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葡萄糖为类拟盘多毛孢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硝酸钠为N.chrysea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甘氨酸为P.trachicarpicola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PDA为类拟盘多毛孢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供试菌株在10 ℃-30℃范围内均能够生长,适宜生长温度均为25 ℃-28℃,光照条件对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快慢影响不明显;供试菌株在pH为4-9范围内均能够生长,N.chrysea菌丝最适pH为8,SCCD01Cb(Neopestalotiopsis sp.)适宜 pH 为 5-6,P.trachicarpicola最适 pH 为 4,YN06F(Pestalotiopsis sp.)最适 pH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