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药小叶黄杨叶总碱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并进一步从细胞水平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1.将宽3mm Wistar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置于37℃恒温的浴槽中,并将其与张力换能器连接,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其张力变化。实验分四组:小叶黄杨叶总碱组、环维黄杨星D组、对照组和乙酸组。累积加入不同浓度的小叶黄杨叶总碱,观察其对正常及PE、KC1预处理的内皮完整及去内皮主动脉环的影响;用小叶黄杨叶总碱预处理20min后,再分别累积加入不同浓度的PE、 KC1及CaCl2等,观察其对PE、KC1及CaCl2收缩曲线的影响;在无钙K-H液中用小叶黄杨叶总碱预处理20min后加入PE,再加入CaCl22.5mmol/L,观察其对PE所致大鼠胸主动脉环两种收缩反应的影响。2.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利用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鉴定。3.利用MTT比色法测定小叶黄杨叶总碱对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细胞培养液的LDH检测小叶黄杨叶总碱的细胞毒性。4.应用钙敏感的荧光指示剂Fura-2/AM,于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加入各种刺激因素作用后小叶黄杨叶总碱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从细胞水平上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1.小叶黄杨叶总碱对正常的主动脉环张力无影响。累积浓度的小叶黄杨叶总碱(4-512μg/ml)对PE或KC1预处理的主动脉环均能产生明显的舒张作用,并呈剂量-反应关系,其作用强于环维黄杨星D组;且内皮完整组与去内皮组比较,乙酸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用小叶黄杨叶总碱64、256μg/ml预处理后可使PE, KC1及CaCl2引起的收缩量-效曲线右移,最大反应降低。2.小叶黄杨叶总碱64、256μg/ml可使PE诱导的胞内钙释放引起的收缩明显下降,抑制率分别为12.9%、18.4%,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1);且小叶黄杨叶总碱256μg/ml的作用强于相同剂量的环维黄杨星D组(P<0.01)。小叶黄杨叶总碱64、256μg/ml亦使PE诱导的胞外钙内流引起的收缩明显下降,抑制率分别为14.3%、29.3%,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1);且其作用均强于相同剂量的环维黄杨星D组(P<0.01)。3.以组织贴块法培养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约7-10d左右见细胞从组织块边缘迁移萌出,20d左右生长密集,呈峰谷样生长。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多数细胞浆呈棕黄色染色,胞质中有很多条丝状物,证实为血管平滑肌细胞。4.MTT测定显示,小叶黄杨叶总碱低、中、高剂量(终浓度分别为0.04、0.4、4μg/ml)均可明显抑制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且有浓度依赖性。细胞培养液的LDH检测结果显示,小叶黄杨叶总碱低剂量组LDH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高剂量组LDH则高于对照组,提示低剂量对细胞有保护作用,而高剂量(为低剂量的100倍)可能会对细胞造成损伤。5.当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外钙([Ca2+o)为1.5mmol/L时,小叶黄杨叶总碱可明显抑制PE和KCl诱发的胞外钙内流,抑制率分别为40.2%和49.9%。当[Ca2+]o为Ommol/L时,小叶黄杨叶总碱可明显抑制PE诱发的胞内钙释放,抑制率为72.4%,而对咖啡因诱发的胞内钙释放无明显影响。结论:1.小叶黄杨叶总碱对PE和高钾引起的主动脉平滑肌收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其抑制作用与血管内皮无关。小叶黄杨叶总碱可使PE、KCl及CaCl2量效曲线右移,最大反应降低。2.小叶黄杨叶总碱舒张主动脉平滑肌作用与抑制[Ca2+]i有关,而[Ca2+]i降低主要是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和受体门控性钙通道(ROCC)介导的外钙内流及1P3敏感钙池的储存Ca2+释放,而与ryanodine受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