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混合储能方案优选及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ong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与发电占比的快速提升,其间歇性和波动性的出力特点导致新型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调节资源的需求剧增。混合储能技术在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灵活的运行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文以多类储能技术前景评估为基础,开展了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发电侧、输配侧以及用户侧的混合储能方案优选及优化配置模型研究,探讨了多种灵活性调节资源优势互补下的独立于新型电力系统各环节的混合储能优化配置策略与多环节联动的混合储能均衡配置策略,服务于政府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决策者,以期为混合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与模型方法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储能技术充放电原理与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特点为背景的相关优选论与优化配置理论研究。首先,本文梳理了典型储能技术充放电原理及主要分类,厘清发展储能技术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随后,针对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特点较为模糊的现状,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发电侧、输配侧及用户侧的动态特征,明确了系统不同发电元件的基本运行原理,讨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特点,从而明晰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需求特性,为后续优化要素的提取以及优化约束的构建提供支撑性材料;最后,概述了混合储能优选论、优化配置理论、博弈论及其求解方法,为本文研究模型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2)计及不确定性的储能技术应用前景综合评估模型研究。首先,对比分析多种灵活性调节方式,明确各种灵活性调节方式的优势与劣势;其次,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市场需求价值、环境保护价值、技术优势与障碍三维一体的储能应用前景评估指标体系,指标涵盖了行业属性对比、需求测度以及技术属性发展特点三维因素集,从而保证评估过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最后,权衡了评估指标属性界限、指标表述特征以及评估精度需求,提出了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各类储能技术应用前景评估方法。该方法既实现了对储能技术属性不确定性的刻画,又充分考虑了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本研究打破了传统前景评估方法研究深度与广度的壁垒,拓展了前景评估理论在储能行业的应用,丰富了前景评估理论的应用广度。(3)基于新型电力系统各环节储能需求特点的混合储能方案优选模型研究。首先,基于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复杂且多样化的需求特点,本文构建了混合储能方案优选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皮尔逊方法对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进一步刻画典型储能技术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再次,运用区间直觉模糊数与区间模糊数对典型储能技术属性值进行描述。基于指标属性分析与精度分析,提出了拉格朗日算子改进的区间二型梯形模糊层次分析法融合熵权法的综合赋权方法,降低主观赋权难度的同时实现了指标属性特征的充分表达;随后,为进一步精简混合储能优选场景,本文构建了基于模糊K-Means的混合储能方案优选场景聚类模型;最后,运用可能度和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测算储能技术在各场景下优势度,从而助力于新型电力系统各环节混合储能应用方案的最优决策,为混合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优化配置提供技术方案优选模型支撑。(4)考虑到新型电力系统各环节灵活性调节资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论文进行了基于改进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的独立于系统发电侧、输配侧以及用户侧的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研究。首先,为保证优化配置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运用云模型-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对传统经验模态分解方法进行改进,实现分解信号的科学重塑;其次,以新型电力系统各环节灵活性调节资源分布特征为基础,构建了独立于发电侧、输配侧及用户侧的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最后,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实际算例分析,结果显示当灵活性调节由新型电力系统某一环节独立承担时其混合储能投资与运维成本较高。因此,探究多环节联动的混合储能优化配置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该部分研究拓宽了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可为新型电力系统独立于发电侧、输配侧、用户侧的混合储能建设提供决策模型支持。(5)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混合储能两阶段优化配置模型及求解方法研究。由于不同环节混合储能优化配置存在联动相关性,且具有主从博弈关系,因此,本章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新型电力系统电网侧与用户侧两阶段混合储能优化配置的交互博弈行为进行刻画。在博弈过程中,电网侧作为博弈的领导者首先制定其灵活性调节资源如传统机组、混合储能的调节策略,并根据用户侧需求响应及混合储能应用策略优化其灵活性资源配置与运行,从而实现最小化灵活性调节成本;用户侧作为博弈的跟随者,以自身灵活性调节成本最小为目标,对电网侧的电能与电价作出最优的需求响应并制定储能应用策略。为对上述模型进行科学求解,本章提出了基于λ-模糊测度的多阶段求解方法。该部分研究进一步拓宽了混合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规划方法,丰富了储能优化配置理论体系,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决策者提供混合储能全局规划支持,助力于构建灵活可靠的新型电力系统。
其他文献
超细高强贝氏体钢兼具高强度和良好韧性,是新一代先进高强钢的典型代表。钢铁材料超高强度的发展趋势对贝氏体钢组织细化和性能优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为了获得超细甚至是纳米级贝氏体板条尺寸和优异机械性能,添加合金元素、多步热处理工艺、变形和表面涂覆等各种处理手段,对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理受到广泛关注。如何采用低合金化的成分设计和有效的工艺路线,制备出兼具超高强度和良好塑韧性的钢铁材料,是一项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简称液流电池)是一种易于大规模部署的储能技术,适合解决风力和光伏间歇性发电的问题。在液流电池中,氧化还原活性材料(简称活性材料)蒽醌凭借其潜在成本低、“绿色”、双电子参与反应和性能可调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目前水系蒽醌液流电池可以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体系,然而制约它们应用的瓶颈主要是:1、蒽醌液流电池的性能较差,不足以和全钒液流电池竞争;2、大部分蒽醌液流电池使用昂贵的Nafion
核酶是可以催化特定生物化学反应的RNA分子,在生命体中参与了RNA剪接、t RNA成熟、以及肽键的合成等重要的生物过程。核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首次被发现。核酶的发现证明了RNA不仅可以像DNA一样作为遗传物质,还可以像蛋白酶一样作为生物催化剂,从而支持了“RNA世界”假说。迄今为止,已有多种核酶被鉴定或设计出来。其中一类长度小于200 nt的小型自切核酶(small self-cleaving r
加快汽车电气化转型是各国政府实现道路交通领域“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电动汽车的昂贵部件之一,汽车动力蓄电池(Automotive Traction Batteries,ATB)的服务寿命是有限的。大量报废的ATB含有巨大的矿产资源,若回收处理不当就会成为污染之源。循环利用报废的ATB,如先梯级利用电池以延长使用寿命,后提取稀有金属材料用于新电池的生产,可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碳减排的途径
随着国家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机电产品淘汰的高峰期,对这些废旧机电产品实施再制造具有巨大的社会与经济价值。由于技术理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现阶段废旧机电产品在进行再制造处理时,缺少设计阶段产品层面的统筹规划,在零部件局部最优与产品整体最优、个体零部件尺寸恢复与产品装配精度之间存在矛盾,导致了额外的成本与质量波动。装配尺寸链作为再制造产品的最终表现形式,既能直观评价各构成零部件间的性能均衡程度
近年来,强声波助燃除尘技术在电站锅炉中得到了一定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这表明,强声波在强化煤粉燃烧和换热器热交换过程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然而,该技术在燃煤电站锅炉中并未得到全面推广。究其根本原因,该技术缺乏对强声场与传热、燃烧和清灰过程之间基本物理关系和作用机理的清晰认识,如强声波作用下燃煤颗粒的运动特性、强声波对煤颗粒及换热管传热行为的影响规律及强声波与燃煤颗粒和换热器管相互作用形
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物的大幅减排,我国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但大部分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仍远超国家二级标准(35μg/m3)。硫酸盐(SO42-)和硝酸盐(NO3-)是PM2.5的重要组成成分,在PM2.5中占比显著提高。SO42-和NO3-前体物排放(SO2和NOx)的大幅削减与其在PM2.5组分占比的显著提高的背离现象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相关成因以及SO42-和NO3-生成途径的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节能减排和引领电力行业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下降,组件表面的灰尘污染已成为影响光伏电站发电性能的重要因素,污染严重时甚至可能损坏组件表面并缩短其使用寿命。如何减少灰尘沉积造成的光伏发电量损失和运维费用,保持光伏组件处于高效工作状态仍是目前关注的重点。因此,探究灰尘微粒沉积机理以掌握组件积尘特性,并探寻提
中国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约占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量的一半,电力系统的脱碳对于中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我国的能源国情和电力系统结构决定了火电的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渗透是未来低碳能源系统的关键。作为新兴的技术组合,含碳捕集(Carbon capture system,CCS)和电转气(Power to gas,P2G)的多能系统可以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形成碳元素链
随着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对于重大工程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震动输入是结构进行动力分析的前提,对结构进行有效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地震动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地震动输入由传统的单点输入扩展为多点输入。然而仅通过现有的实测记录难以满足工程输入需求,需要进行多点非平稳地震动的人工合成。目前相关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其合成方法大致可划分为如下三大类型:无条件模拟、有条件模拟及其他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