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赞是作史者用以议论史事、表达思想的文体,故本文从客体与主体两大方面着手分析。从客体——论赞本身着眼,一探讨论赞文体在前四史中发生、发展的变化及其社会文化内涵,二考察其文学艺术的具体表现;从主体——作史者分析,一考察史官古老的职业意识在其中的变化,二探析作史者的思想立场在文中的体现。论文共六部分,前言部分对选题意义作一简述;余论部分概述论赞在其它史书的表现,以及它对诗歌、小说乃至散文的影响。正文分四部分阐述。文体及其文化内涵章。论赞是作为文体早已为人接受。考察《史记》论赞的渊源,它远绍史官创制文体、议论政治的传统,直接借鉴《左传》“君子曰”的形式,融合祭歌最后一章为总结唱词的做法,参考屈原作品和《诗经》序言的写法,经过司马迁天才创造力镕铸而成。自西汉至于南朝,议论之风长久传习,或讲论经书义理、或品评人物、或高谈玄理,这是前四史论赞各呈面貌而又生气勃郁的文化根源。文学艺术研究章。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一是“《春秋》笔法”的传承变迁及其表现;二是考察作为散文的前四史论赞与古代及其当代文学的关系,由此比较前四史作者不同的艺术个性。天官意识章。探求史官职业的天道意识在论赞中的表现及其变迁,并分析其变迁的文化原因。前四史作者对天道的不同态度与史官职责变迁有关系,也与时代思考热点的转移、理性认识提高相关联。多维视野下的前四史论赞思想研究章。分析前四史作者于论赞中显示的思想立场,揭橥其深层的价值取向。司马迁以先秦深通王道与学道的史官立场来对待儒家与诸子百家之学,故其价值取向重“理”重“道”,也因个人遭际,使其对人生、人伦的评价具有浓厚的个人特色。班固以儒家思想为评价事物的尺度,也有与统治者思想不甚一致处。儒家思想是《三国志》论赞衡评人物的标准之一,此外,陈寿还以谋略、器度评价君王,以才、性论评臣下。范晔《后汉书》论赞不但以儒家思想来定量人事,也以“诚”、“理”、“通达”为衡评标准。其成因与时代思潮、家学渊源密不可分。
其他文献
能力标准是评估一门语言教学和测试的主要标准,尤其在衡量书面表达这种综合能力时,能力标准是必要的依据。可是现今的新HSK写作能力标准设置得比较模糊,不能满足教学和测试的
文章简述了豫北地区水利发展现状,分析了豫北地区在水资源、水工程、水生态、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水利规划、优化配置水资源、补齐防汛抗旱短板、水利工程管理
如今,汉语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人民所重视。在传播汉语的同时,有效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对语块理论进行详实的研究,并且以《发展汉
汉字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对汉字学习的认识以及促进汉字学习的具体行动和方法。对外汉语汉字学习策略研究起步晚,研究成果并不丰硕,对于汉字学习策略的国别化研究仍比较单薄,
文化产业目前在中国的起步、发展也和区域经济一样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丰富并不代表产业化运作的易行。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经济全球
晚明拟话本小说《型世言》自1992年在大陆出版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但是目前国内学者对《型世言》的研究还停留在单篇论文上,且数量较少,视角单一。就笔者所见,在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在提升治理能力维度上直观表现为政府机构改革,在优化治理方式维度上直观表现为主体关系重塑。在这一制度变迁中存在着三重路径依赖:以党
“VOV的”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较为常见的表达式,多用在对话语境中解释原因。目前为止,语法学界对其研究的专文甚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大学语料库、日常生活
我国县级区域占全国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的80%以上,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单元。县级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临猗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是一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丰沛的水量和密集的河流是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但是洪、涝、旱、咸、台风、风暴潮等灾害的不断发生又对该地区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