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前人对DNA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选取不同种类的新型表面活性剂或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对其与D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分别选取具有特殊结构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毒易生物降解的非离子糖基表面活性剂,阳离子/非离子复配体系以及两性表面活性剂对这些表面活性剂体系与DNA相互作用进行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的考察,并分别以相行为,荧光光谱法,表面张力,平衡渗析,透射电镜等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DNA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分子水平的信息,并得出其中规律性的因素.研究发现非离子糖基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APG)可以和DNA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其作用远强于一般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PG是通过其头基上的多羟基结构以氢键与DNA相互作用的,作用过程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多苷依靠其大量的羟基结构与DNA形成动力学稳定的复合物,第二阶段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头基较小的单苷将与DNA形成热力学稳定的复合物.通过对DNA/CTAB/APG三元体系浊度及相行为的研究发现,DNA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与其浓度有关,在高DNA浓度区,DNA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是静电推动过程,APG的加入对体系无明显影响,而盐的加入将使体系内相互作用减弱;在低DNA浓度区,DNA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为疏水推动过程,APG的加入可使体系浊度提前,即加强DNA与CTAB的相互作用,盐的加入亦有类似效果.通过对DNA与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TEAB)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对比DNA与CTAB研究结论,发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头基越小,电荷密度越高其与DNA相互作用越强,且形成的复合物也越稳定.盐的加入超过一定浓度时复合物会发生解离,解离时表面活性剂以胶束形式还是以单体形式解离,取决于表面活性剂头基性质以及表面活性剂相对DNA的浓度.通过研究DNA与两性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发现,两性表面活性剂在其cmc前后与DNA作用方式不同,在其cmc之前,与DNA作用较弱仅能使DNA构象略为缩拢,而在cmc后,与DNA相互作用较强,且该作用强度可以通过对体系pH值及离子强度进行调节而加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