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资本的形成与积累,便没有经济增长。资本形成的的物质基础来源于丰富的储蓄供给,但反过来说,充足的储蓄供给却并不一定意味着较高的资本形成水平,这其间的关键在于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状况。我国目前储蓄投资转化的基本现状是国内储蓄大量剩余和引入巨额外资同时存在。即国内大量的储蓄资金处于闲置的状态,而同时我国又花费巨大的代价引进外国资本进行投资,这是我国经济目前所特有的现象,在其他国家甚至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个现象本质上反映出的是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的低效率。 在现实经济中,各部门中各主体的储蓄规模和投资需求很难在时间和空间上达成一致,资金亏绌部门的投资可能会受到储蓄规模不足的限制。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来实现资金盈余部门的储蓄向资金亏绌部门的转化,从而提高资本形成的数量。这个机制就是金融机制,这是由储蓄、投资主体相分离决定的。金融机制在储蓄投资转化中的重要作用使得金融机制成为储蓄投资转化中的核心机制。 在经济改革期间,巨额的国民储蓄资源通过金融路径进入到了各个投资需求旺盛的产业部门,带来了投资持续地、大幅度地增长,经济也随之快速增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过程中,金融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功能,表现出了在资源配置上的低效率,在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上的作用不尽人意。中国经济中不是消费不足,而是在储蓄向投资转化环节出了问题。经济高速增长使得人们忽视了其背后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不足的问题。但这一问题不容小觑。 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是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经济的发展对西部地区以及长江上游地区的开发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近年来重庆经济高速发展,储蓄资源日益丰富。笔者认为,庞大的储蓄无疑是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但必须要以转化为现实、有效的投资为前提,否则将是资金的闲置和浪费。因此,本文选取了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认为有必要从金融视角对重庆市储蓄投资转化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储蓄投资转化角度对重庆市未来经济发展提出有用的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除导论和结论外,由四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从理论上分析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对国外的研究主要是从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金融深化理论以及储蓄投资理论的最新发展等方面来阐述的。而对国内的研究是从储蓄投资转化的效率、机制以及相关性来进行表述的。除此之外,本部分还对储蓄、投资以及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为后面进一步分析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重庆市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现状进行判断。通过对重庆储蓄总量、储蓄率变化情况、投资总量以及储蓄投资缺口等大量数据分析,发现重庆市储蓄总额不断攀升,储蓄率稳步增长;投资规模高速增长,但储蓄率的增长幅度要远大于投资率的增长幅度,储蓄投资缺口在数量上不断扩大。即重庆市储蓄投资转化效率不理想。 第三部分主要是从金融视角对重庆市储蓄投资转化低效率的原因分析。造成其低效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重庆市金融中介的信贷配置效率低下、资本市场上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和工具较为单一、重庆市证券市场发展水平低、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还不是合格的市场主体、利率非市场化等等 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成因提出了提高重庆市储蓄投资转化率的方向建议。建议继续深化国有金融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国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以利率为引导的储蓄转化机制,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提高直接金融转化效率,疏通民间投资渠道,加快资本跨区域跨部门流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