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是解决中国人吃饱和吃好的根本保障,是保证中国乃至世界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世界农业发展态势看,全球农业发展的趋势是规模化、特色化与专业化,它的形成与发展,是自然、地理区位、交通、土地制度、人口与劳动力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世界农业日益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必然结果。由于世界各国的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和农业发展阶段不同,特色农业区域化的形式及发展重点也不同,欧美一些国家之所以有发达的农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特色农业综合体系发展。特色农业区域体系化已经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农业产业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它的产生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即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而产生。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小农生产模式,难以适应大生产、大市场和大流通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农业发展体制与之相适应。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对特色区域农业进行探索与实践,发展特色农业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首先,中国幅员辽阔,地域资源丰富,为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提供了必要条件;其次,中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为各地特色农业开发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各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发展多种经营和“三高”农业的重要方向,并初步形成了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林艺、园艺等特色农产品类型体系,特色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第三,中国政府把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自2005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20多年特色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表明,特色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对中国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东北地区一直是中国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东北地区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农业成为地区经济的优势产业,东北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粮食基地,且食用菌、果蔬、大豆、玉米、人参、鹿茸、海参等特色农产品非常丰富,为其特色农业经济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由于受到整体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水平、土地制度、农村生产组织方式、农民素质技能等因素的制约,东北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距发达国家还有较大距离,东北地区整体特色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初级产品出口多,深加工产品出口严重不足,在国际贸易中“剪刀差”现象非常突出,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优势与风险并存。基于以上认识,本论文试图以特色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东北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状况,从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入手,从特色农产品、土地制度、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生产组织方式和外向型农业等方面归纳总结了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具体内涵,并从制度层面、市场层面、经营层面和国际市场层面等分析了制约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诸多障碍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东北特色农产品开发、管理体制完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农民生产专业合作社和特色农产品现代化生产方式等方面,探讨了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体系和具体措施。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研究视角独特。论文以区域特色农业理论为研究基础,探讨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体系,这在国内学界研究东北地区特色农业成果中并不多见;二是框架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基于对国内外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出特色农业发展并不是单一的地域特色农产品发展问题,而是包含着特色农产品、市场体制、土地制度、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等的综合发展问题;三是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性。论文认为,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体系的核心环节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新,即深化农民专业化合作社,组织方式的变革优化可以推动中国目前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特色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国家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实施以及东北地区农民素质技能的提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