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瑞典皇家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克洛德·西蒙。得奖时,西蒙已孜孜不倦地在文学道路上探索了四十多年,本文所要研究的《农事诗》(1981)是其耗时最久的一部作品,以其中娴熟的写作技巧被认为是西蒙的代表作之一。在国内,关于西蒙及其作品的研究大多注重整体介绍,在国外,对西蒙的研究虽然已经较为深入,但针对《农事诗》的研究为数不多。《农事诗》打破了传统小说根据时间、因果顺序来安排情节的创作方法,因此“碎片化”是这部作品最显著的特点。本文将从叙述学角度出发,结合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从三个不同角度分析《农事诗》中的“碎片化”写作的形成原因以及实现技巧来解读其中的“碎片化”写作。西蒙的碎片化写作并非只是一个文本形式的实验,而是对其创作观、历史观、世界观、时间观的综合反映。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讨论《农事诗》中的类比原则,它反映了西蒙的历史观,既存在于人物之间,也存在于历史和自然之间。它造成了多条叙述主线交叉并存、相互切断的状况,而人与人之间、历史与自然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串联这些叙述碎片的“关节点”。类比原则作为整部小说构架的中心,从宏观角度使得叙述呈现“碎片化”的面貌。第二章讨论《农事诗》中叙述的不连贯性。西蒙深受普鲁斯特影响,认为小说创作就是在书写记忆,记忆本身就是碎片化的,这种特性也表现在小说形式层面,造成了文本的碎片化。本章中还会分析西蒙为了切断叙述连贯性所使用的具体技巧,包括通过词语拼接两个无关碎片、大量使用插入语、中断叙述等。第三章主要讨论《农事诗》中的绘画特色,这一特色与西蒙对时间的看法密不可分。在他看来,人类的感知和记忆能抓住的不是线性时间流,而是瞬时和同时。西蒙借鉴绘画技巧在他的小说中描绘这些瞬时和同时的画面,他的写作就像由一幅幅分散的画作拼接而成。西蒙的画笔就是描写,现在分词的巧妙使用使得西蒙的描写具有了叙述功能。希望本文的研究分析能为更多读者提供一个参考,帮助他们了解、欣赏西蒙在小说创作方面的创新和理念,并对我国在西蒙研究方面做出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