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载荷下2D-Si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响应与破坏机理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heng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航天、核电等高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工程应用对各种极端载荷下的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陶瓷材料作为传统耐热材料近年来由于高温极端环境的材料需求而重新得到了广泛关注。为解决陶瓷材料与生俱来的脆性,在其中添加高强连续纤维增加其韧性这一思路得到学界认同并历经五十年的发展成为较为成熟的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Continuous fiber reinforce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简称CMC)体系。同时,科研界也更加注重研究各种CMC材料的制备和强韧化方法及存在的各种问题。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CMC的问题,不仅要认识连续纤维在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普遍效应,还需要了解基体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引入的诸如孔洞、微裂纹、热残余应力等缺陷对特定CMC材料极限高温环境氛围中力学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是碳化硅纤维增韧碳化硅基体(2D-SiC/SiC)复合材料微细观结构在冲击载荷下、高温氧化环境和动态载荷(力-热-化学)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和破坏机理。针对以上研究目标,选取2D-SiC/SiC复合材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材料不同应变率下的力学响应和失效行为以及高温环境对动态载荷下力学响应的影响,得到了压缩载荷下面内、面外两种方向,准静态、动态两种应变率下的力学响应和高温高应变率耦合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并分析了破坏机理。本文所取得的主要结果为:(1)通过镜面反射法可以根据2D-SiC/SiC复合材料试样表面横向纤维束和纵向纤维束、基体、孔洞密度的不同进行高速相机下的原位表征。获得的图像可清晰分辨试样各组分的变形破坏过程并可用于DIC计算分析试样表面变形场等关键变形失效过程信息。(2)2D-SiC/SiC复合材料试样受压缩载荷时,基体中的缺陷处(层间孔洞、束内孔洞周围)首先产生微裂纹。微裂纹的产生可用含孔材料孔边屈服面理论解释,准静态载荷下束内孔洞受抑制,裂纹主要在层间孔洞处产生;动态载荷下,层间孔洞受抑制,裂纹主要在束内孔洞处产生。之后,微裂纹扩展过程中到达纤维和基体之间的界面时由于加载速率的不同其扩展路径有所不同。准静态载荷下界面强度弱于动态载荷下。(3)面内压缩载荷下,动态载荷下强度明显高于准静态载荷下。准静态载荷下,层间孔洞产生沿纤维方向的微裂纹,由于界面层强度较弱,界面层一定程度上可以捕获微裂纹,微裂纹在界面层中多次反射、扩展,导致纤维和基体的脱粘。准静态载荷下的这种微观破坏模式是纤维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具有增韧作用的原因。动态载荷下,与准静态载荷相反,层间孔洞周围微裂纹产生受抑制,微裂纹在束内孔洞周围产生,由于界面层强度较强,微裂纹传播到界面层中之后并不会发生多次发射而会直接扩展到纤维中剪断纤维。宏观层面上,分层和剪切变形是2D-SiC/SiC复合材料试样失效的原因。准静态面内压缩载荷下,层间剪切失效占主导地位,试样宏观失效角度较小(约为15度);动态面内压缩载荷下,纵向纤维剪切失效占主导地位,试样宏观失效角度较大(约为50度)。(4)面外压缩载荷下,准静态微裂纹主要在层间孔洞产生并在孔周围纤维方向沿与加载方向19.5°扩展,遇到纤维时沿纤维方向扩展,且微裂纹传播到界面层时导致界面层脱粘,各处的微裂纹相遇之后互相桥联、组合生成宏观裂纹,宏观裂纹与加载方向夹角较小,层间剪切强度低。动态面外压缩时微裂纹主要在束内孔洞产生并在横向纤维束内传播。束内孔洞生成的微裂纹沿与加载方向45°分布。微裂纹传播到纵向纤维束时由于界面层强度较高,将直接剪断纤维。动态载荷下试样宏观裂纹与加载方向夹角较小。另外,由于中央孔洞的存在,试样剪切带倾向于只存在在试样中央,准静态载荷下则遍布整个表面。(5)2D-SiC/SiC复合材料中存在热残余应力,基体受拉、纤维受压;纤维纵向的热膨胀系数小于基体的热膨胀系数;1250℃以下BN界面层的弱化包括界面层软化和界面层氧化。1500℃时BN界面层氧化成为玻璃态的B2O3。温度的提高并不影响试样动态载荷下的破坏机理。随温度的升高界面层的强度逐渐变弱:面内压缩载荷下,试样宏观裂纹与加载方向的夹角变小;面外压缩载荷下,试样横向纤维束内基体中的裂纹扩展到纵向纤维束时,裂纹趋向沿纵向纤维束方向扩展。温度较低时,纤维断裂机制占优,温度较高时纤维拔出机制占优。(6)2D-SiC/SiC复合材料强度符合Weibull分布。基于损伤力学,微观层面考虑损伤符合Weibull分布的率相关本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面内、面外的应力应变曲线形状,拟合曲线和试验曲线吻合很好。将高温下试样的模量、强度、形状参数表示为温度的多项式后可以使用以上模型建立温度相关的本构模型,面内、面外压缩载荷下分别使用室温、700℃、1000℃、1500℃下应力应变曲线拟合得到的本构参数可以成功预测1250℃下试验曲线,曲线和模型预测结果吻合较好。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日益成熟,汽车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飞速发展。智能汽车逐渐成为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关注的新方向,但随之而来的也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安全性是人们对汽车驾驶最重要的要求,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是智能汽车安全性的重要保证。毫米波雷达作为智能汽车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的主要传感器,需要对其性能及功能进行多项测试,以保证智能汽车的安全性。因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智能汽车毫米波雷达测试内容以及测试方法进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以其比强度、比模量、疲劳性能、阻尼以及耐磨性等均高于相应母材金属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及深入研究,并且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这种材料的力学性能依赖于其组分相的力学特性和微观组织特征,比如颗粒自身的强度、大小、形状和分布,颗粒-基体界面的性能以及铝基体的位错密度、孔隙率和各向异性程度等。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通过混合盐反应法制备的原位自生TiB2颗粒增强2024复合材料(下文简称为
学位
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实际发电系统火电机组的阀点效应,使经济负荷分配可抽象成高维、非线性、多约束的单目标优化问题。而伴随着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经济负荷分配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在经济调度的基础上考虑环境成本最小,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高维度、强约束的复杂非线性优化问题。针对这类复杂非线性规划问题,经典优化算法已难以进行数学建模。近年来,智能算法被大量应用于该类问题的求
哪些联盟可以形成以及联盟价值如何在参与者间分配是合作对策研究的基本问题.经典合作对策模型通常假设任意联盟可以形成,仅仅探讨大联盟的价值在各个参与者间的分配.然而,经典合作对策模型无法解决联盟形成受限制的合作对策价值分配问题.本文致力于研究联盟形成受限制的合作对策模型解的结构与性质.一方面,建立与对策特征函数及其解有关的联盟形成受限制的新合作对策模型,提出相应的解,并刻画解的特性.另一方面,基于参与
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和高密度化使得封装互连结构中可能同时存在几种不同尺寸的焊点,不同尺寸焊点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失效特征,由此带来封装焊点尺寸效应问题。同时随着电子封装中大功率元器件的应用,目前常用的SnAgCu系无铅焊料难以满足其苛刻的高温服役性能,因此亟需寻找对具备良好高温可靠性能的封装材料,烧结纳米银焊料是目前很可能大规模用于大功率元器件的封装材料。本文围绕无铅焊点和烧结纳米银焊点的尺寸效应展
数感其实就是对数字产生的一种直觉感知,涉及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数和量的对应关系,以及对数字含义的理解等。培养数感在估算、心算与判断数值大小及认识局部与整体关系等领域有重要作用。小学是学生形成优良学习品格的重要阶段,教师应结合知识特色与优势,灵活运用多元化、渐进式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期刊
图像去噪方法去噪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图像的边缘,因此,建立兼顾噪声去除和边缘保护的去噪方法对研究图像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图像中常见的高斯噪声、椒盐噪声以及它们的混合噪声,通过结合偏微分方程图像去噪方法和多方向加权均值滤波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图像去噪算法。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克服相干增强扩散模型去噪后在平坦区域产生虚假边缘而且不能较好地保护细节特征的缺点,建立了一种图像特征
飞行器复杂外形绕流边界层转捩预测方法是流体力学的热点研究方向,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针对复杂外形(如翼身组合体)绕流边界层的自动、精确且鲁棒的转捩预测方法,能够为自然层流翼型、机翼和全机的减阻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分析工具,为新一代高性能飞行器的减阻设计提供必要手段。本文开展了飞行器复杂外形绕流转捩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首先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改进了双eN转捩预测方法。然后基于所发展方
输流管道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因流固耦合和工作环境联合作用会产生振动和噪声,所以其振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围绕薄壁输流管道,结合功能梯度材料的相关特性,研究了薄壁输流管道的动力特性和稳定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考虑流固耦合的输流直管和输流曲管,分别构造了区间B样条小波直管单元和小波曲管单元。将小波有限元应用于求解各种边界下输流直管和曲管的频率,以及采用Ma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