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将《花间集》放在晚唐五代的一个历史大背景中,并且作为一个全国性的著作来考察,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时代风潮与花间词集”,从内外两个方面加以叙说。外部原因一是唐代重视科举取士,但高中的士子往往轻浮放浪,《花间集》多有此类作品,与此大有关系。另一是《花间集》大部分作者活动于四川成都,在唐灭亡以后,该地由于大量中原人士的迁入,使得前后蜀成了唐代文化的代表,花间词人的奢靡之风与当时的西蜀文化关系极深。内部原因同样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音乐的角度来考察,论述了词这种文学的兴盛是与唐代音乐的发达分不开的。二是从晚唐诗歌的艳丽来加以讨论,探讨了诗词递变的轨迹。 第二章“语真情真”,是对《花间集》具体作品进行的分析,过去研究者往往将《花间集》视为妖冶放荡之词,本章将全部《花间集》五百词划分为具体的三类,分别为“恋情与欢情”、“写景与咏物”、“咏史与言志”,论述了《花间集》并非以轻浮之词占据主流,他们的作品都是自己真性情的抒发。 第三章“清新与沉郁”,探讨的是《花间集》的作品风格,本篇立足前人研究成果之上,对各种纷乱说法理清了头绪,认为花间“韦词之清新”,以语意浅显,描写如画为基本特色。“温词之沉郁”,着重谈论了温庭筠个人遭遇以及对他命运的影响,详细论述了温词“沉郁”的体现,辨析了温词有无“寄托”。 第四章“花间与民间”,自来人们习惯性将《花间集》视为“诗客曲子词”的代表之作,而与民间无涉,本章“采莲子、竹枝词、南乡子”从花间作品内容上进行分析,“联章体”则从形式上进行分析,从而论证了《花间集》与民间关系极深,我们今天不能像以往那样,将其仅看作是一部纯粹的文人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