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激励的流动机制及控制作用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nydxlh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是一种新型的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其将电场的能量转化为边界层气体分子的动量或热量,从而实现抑制流动分离,减小湍流边界层阻力,控制激波附面层干扰等流动控制目的。相比与其他传统的流动控制方式,等离子体具有瞬时相应、可适用性强,作用方式多样等特点,这使其成为了空气动力学领域的一个创新研究方向。为探究等离子体激励的流动机制以及其对流体气动特性的控制作用,本文分别对等离子体诱导流场的速度场、压力场、密度场进行了深入研究,发展了基于静电力场的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数值仿真模型,建立了等离子体激励的体积力计算方法。针对等离子体激励对流体气动性能的改善,重点研究了其对湍流边界层减阻和高速流动下抑制分离的作用和控制机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采用高速PIV系统和技术,对静止大气下平板模型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诱导流场结构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研究了等离子体定常连续和非定常脉冲放电对静止流场的诱导机理。基于速度场的测量结果计算获得等离子体诱导体积力分布。研究了不同峰峰电压、不同载波频率下诱导流场的结构,优化了等离子体控制电参数,建立了等离子体激励的数学模型。对于占空循环的脉冲放电方式,研究分析了不同占空比、不同放电频率下诱导流场涡结构和涡运动的演化规律。2.开展了等离子体诱导流场的压力场研究,设计发明了一种用于等离子体诱导流场的微小压力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解决了静止大气下等离子体激励器诱导流场压力梯变化微小,测量困难的技术难题。同时利用计算得到的压力场分布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研究压力项对等离子体激励器诱导流场体积力的影响中,将实验测量得到的压力场数据作为源项代入Navier-Stokes方程计算体积力分布,通过比较忽略压力项的体积力与包含压力项的体积力,研究发现压力项在等离子体激励的体积力计算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计算体积力分布的关键变量。3.通过高速纹影技术,研究了静止大气下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近壁区密度场的时序特征和空间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诱导涡的启动、发展直至耗散是一个非定常的演化过程。脉冲放电模式下,流动以周期性诱导涡的方式传播;连续放电模式下,流动呈射流形成的湍流结构。同时峰峰电压和占空比是影响诱导涡起始位置和最大速度的关键参数,随着占空比和电压的增加,诱导涡的最大速度升高,起始位置推后。同时,诱导涡的生成频率与脉冲放电频率同步,脉冲放电导致的速度阶跃变化是形成诱导涡的成因,激励器放电和空置的间歇时间决定了诱导涡的空间结构和演化形式。4.建立和发展了基于唯象学仿真法和基于静电力场体积力模型的耦合求解方法。通过求解等离子体的电势方程和电荷密度方程,将等离子体激励效果作为体积力源项引入流动控制方程中,实现了非定常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数值模拟。根据该体积力模型,对DBD等离子体激励诱导的平板壁面射流和翼型绕流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体积力计算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非定常激励产生的诱导涡相比定常激励产生的射流更容易使分离流动再附着,且脉冲频率越大,其对翼型的增升减阻、分离控制的作用越明显。5.在低速风洞实验中应用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研究了其在湍流边界层减阻的作用。设计并加工了一套适用于后台阶低速风洞的光滑平板模型,模型上布置了双向放电的DBD等离子体激励器。采用恒温热线风速仪测量得到湍流边界层的速度分布,并基于Spalding公式拟合了湍流边界层的摩擦速度,定量计算了壁面的摩擦阻力。比较有、无等离子体激励的速度分布,发现施加等离子体激励时,在激励器下游两个测量位置均发生速度亏损,湍流边界层减阻4%~8%,表明DBD等离子体激励可以有效减小湍流边界层内的摩擦阻力。同时,逆向放电激励引起的减阻效果略优于正向放电激励引起的减阻效果。6.通过对全钢制翼型模型采用聚酰亚胺膜绝缘技术、高压导线多层电磁屏蔽技术等,探索出了一套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在全钢制高速风洞中的实验方法。针对不同来流马赫数、不同流动边界层类型、不同等离子体电参数、不同控制电源,研究了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在高速翼型绕流实验中的作用特性,深入分析了实验测量结果及其控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亚声速流动区域,等离子体激励可以增加翼型升力,减小翼型阻力,推迟翼型的失速迎角及阻力发散迎角,实现对绕翼型流动分离现象的有效控制。
其他文献
智能电网是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其网络安全是保障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的必要环节。SOC作为一种实现网络及信息安全自适应持续改进的安全运营机制,对于应对智能电网所面临的各项安全挑战具有深远意义。首先,论文基于安全保障框架构建了SOC基础模型,提出了SOC功能架构和系统架构方案,分析了智能电网面临的安全挑战和智能电网安全运营需求,构建了智能电网SOC系统架构,指出了智能电网SOC演进技术路线。其次,文中
学位
学位
系统风险是推动股票市场整体价格变化和波动的重要因素。在系统风险冲击下,股票市场上的所有股票价格和大盘指数一般都会经历先下跌、后上涨的波动过程,但是不同股票在系统风险冲击期间和系统风险冲击后常常有不同的下跌和上涨幅度,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差异。不同股票在相同系统风险冲击下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波动性?产生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走势取决于其基本
学位
动态系统的估计问题广泛存在于自动驾驶、目标跟踪、语音信号处理以及信息融合等领域。以贝叶斯估计理论为基础的高斯近似估计器,因计算量适中、易于实现且满足大多数动态系统对状态估计精度的要求,在过去几十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步成为解决航空航天工业中状态估计问题—如飞行器导航、气动力模型辨识、故障诊断以及飞行目标跟踪等的利器。然而,在当下日益复杂的应用环境中,高斯近似估计算法的性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尤
在低资源场景中,由于标注语料有限,深度学习无法获得一个稳健的声学特征表示模型。近年来,词对学习(Pairwise Learnining)利用成对样例作为弱监督信息进行特征表示,成为低资源场景中的热点研究方向。本文以低资源语音场景为背景,研究基于词对学习的声学特征表示方法,考察这些方法在ABX音素区分、孤立词区分、实例查询语音搜索和关键词检索任务上的应用效果。主要贡献总结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瓶颈特
自动着舰系统为舰载机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全天候的进场和着舰途径。通过整合舰载机飞行控制系统,推力控制系统,惯性导航系统与跟踪雷达等多方面要素,自动着舰系统能够实现对舰载机着舰过程中各状态在复杂天气条件下的实时控制和精确跟踪,从而有效提高舰载机进近着舰的效率与安全性。本文对舰载机着舰过程中的飞行控制技术和相关参数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也对舰载机着舰系统的设计规划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和方法。本文在
碳纤维增强热解碳基(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yrocarbon matrix,C/C)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但是,碳纤维与基体热解碳(Pyrocarbon,PyC)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采用碳纤维预制体制备的C/C复合材料在经过高温热处理后,纤维周围的基体PyC会发生环状开裂。热处理温度越高或热处理次数越多都会增加环状裂纹的数量以及尺寸,造成
多智能体协作系统在适应性、重构性、扩展性以及鲁棒性方面极具优势,已在编队、集群飞行、多移动机器人协同、传感器网络部署和微电网能源平衡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中飞行器集群飞行作为新型空间分布式遥感、在轨服务、深空小行星探测、协同监测等众多空间应用的关键技术,已成为航空航天技术发展战略重点。因此,近十几年来,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且朝着更加复杂而实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本文以多智能体系统安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