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冤时期胡风的生存、思想及潜在写作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zf222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蒙冤时期(1955-1979)的胡风为研究对象,分析他这一时期的潜在写作作品、生存状况与思想发展,并对其在狱中各个阶段的思想流变与生存态势进行综合把握,以期展示这位“精神失踪者”在特殊时期的精神人格。具体来看,本文分以下几章展开研究:
  第一章主要分析1955年被捕后到1965年底胡风在北京秦城监狱单身牢房里的生存状态。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古体诗且多用步韵诗的形式,此时胡风的诗歌常用对立的意象来表达他内心的困惑与矛盾。结合具体诗歌,可以看出胡风诗歌中尖锐的批判精神和对真理一如既往地追求与执着。这些特质既是其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也是鲁迅精神在胡风身上的显现。
  第二章分析胡风监外执行时期的生存状态与写作,即1966年离开北京去往成都,到1967年离开成都去往苗溪茶场,1969年又被送往成都,直到1970年改判无期徒刑被押送至四川省第三监狱止这一时期的生存状态与写作。从胡风写给友人的书信和诗歌中揭示被“放逐”后胡风的惶惑压抑与紧密相随的安宁乐观,既有批判之情,又有隐逸追求,呈现出胡风身上诗人与战士的双重人格特征。
  第三章是研究最后一个时期,即在大竹第三监狱里直至出狱后胡风的思想,这一时期可谓黎明前最后的黑暗时光。本章通过对这一时期胡风的思想汇报以及亲友相关回忆录的分析,探讨其心态及情感、行为的转变并剖析胡风这一时期以结束生命与沉默寡言作为对抗方式的思想渊源。
其他文献
本文分三章阐述南朝乐府民歌与永明体、宫体诗的关系问题。分别从南朝乐府民歌与永明体宫体诗的生成背景、南朝乐府民歌影响下的永明体宫体诗创作方式的变革、南朝乐府民歌影响下永明体宫体诗的共性分析来论证南朝乐府民歌与南朝文人诗之间的互动、南朝乐府民歌影响下文人诗内部的互动联系。
  南朝社会环境的绮艳化倾向奠定了南朝诗歌重“文”轻“质”的本质特征,这种本质特征反映在南朝乐府民歌、永明体、宫体诗创作的社会历史环境、文学环境和体式环境。在绮艳的诗歌环境下,街头巷尾传唱的南朝乐府民歌以其清新短小的简略化特征独立于文
徐复观学贯古今中外,是我国港台地区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中国思想史和艺术哲学方面皆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艺术文化方面,他认为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主要表现为孔子和庄子所显现的两种典型。孔子的艺术精神与礼乐制度中“乐”的内容有关,重在艺术的教化功能;而庄子的艺术精神则是落实在现实人生中的“道”,其与人格修养相关。由庄学思想发展而来的中国艺术精神理论是构成徐复观艺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徐复观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道”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徐复观以及学界都认为庄子所追求的“道”就是美,是艺
许谦是大显朱学于元代中期的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的诗歌虽未如其理学著述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确有重要的价值。许谦诗歌是元代特殊背景下,金华学派流变为金华文派过程中的产物。研究许谦诗歌,对于更加深入了解许谦的生平经历,挖掘许谦的理学思想,总结许谦的文学观念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以当代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元诗》和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许谦集》二书所收录及辑佚的许谦诗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以下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考述许谦的生平经历与交游。许谦以朱子嫡传的身份,致力于传授朱子学说,显扬朱学
萧云从是明清时期著名的画家,他的代表作《太平山水图》结合了绘画、书法、诗歌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画中着重描绘了皖南地区的自然风光,且作为版画底稿,推动了当时地方性实景山水画和版画的发展。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太平山水图》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同时讨论其对实地山水画和版画创作的影响。文章主要构成部分按照萧云从本人的划分,将整部作品分为当涂、芜湖、繁昌三个篇章,《太平山水图》中每一幅图都仿照一名画家画法,笔者将从笔墨技法到构图一一进行分析,比较萧云从和其他画家绘画技法的异同。文章最后一部分,笔者将结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秘书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后不久,学界就已经开始拓宽学术研究的维度,尝试建立秘书心理学的学科架构。但宏观上的学科体系的构建忽视了对秘书的“人本”研究,并不能满足秘书个体的发展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秘书已经发展成为从业人数众多的社会职业之一,秘书的职业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凸显,社会和学界缺乏对秘书职业心理问题的足够重视,微观角度上的秘书个体心理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秘书的职业心理为切入点,概括了秘书的心理特征,介绍了秘书心理调适的基本原则。结合具体访谈案例阐述了秘书十大心理
本文将文化衍生作为研究的新视野,阐明“文化衍生”的具体内涵和理论机制,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以典型个案为依托,探究文化衍生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揭示文化衍生的新视野对包括文学经典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对象、范围进行界定,回顾并评述目前学界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归结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指出本课题存在的探讨空间和研究意义,进而阐述论文的研究目标、主要思路与方法等。文化衍生视野下《洛神赋》书画作品的研究并非只是对书画艺术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历代《洛神赋》文化衍
隐逸作为中国士人面对仕、隐矛盾时的一大重要选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母题。在诗歌创作中,也能看见不少隐逸题材的诗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士人欲隐绝非简单之事,其中离不开一定经济基础的支持,并且不同的隐逸方式对经济条件的要求也大不相同。本人选取文学史上著名的三位诗人:陶渊明、王维、白居易,分析三人不同隐逸方式背后所依赖经济基础的不同,并探讨经济因素对隐逸诗歌内容、情调等方面的影响。除绪论部分外,全文共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主要是探讨东晋时期陶渊明隐逸中
温庭筠的文学创作与江南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江南文化不仅深刻影响他的诗词文创作,而且塑造他的身心,另一方面,诗人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
  绪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江南”的范围和对江南文化进行简介;第二部分介绍研究现状;第三部分简述温庭筠与江南的关系。
  第一章探讨江南自然环境与温庭筠的关系。江南自然环境既影响温庭筠的性格形成,也培养了他的兴趣爱好。温庭筠在文学创作中重点表现江南的“春天”和夜景。
  第二章研究江南的社会历史文化与温庭筠的关系。江南园林、民俗文化和社会经济对
王弘撰,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书法家、收藏家,他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是多面且耀眼的。本文以王氏的古文创作为切入点,探讨在明清易代这个大背景下,王弘撰个人的交游情况对他古文创作的影响,并且就王氏多元化身份来进一步窥探理学之于文学的影响。
  明亡以后,王弘撰以遗民身份自居,与同时期的遗民密切交往、相互慰藉;同时又以宽博的襟怀,与大批新朝文人相交,推动学术的交流与发展。王氏的一生,有两次特殊的漫游经历:一为北上入都,一为南下交游。两次特殊的旅行,不仅为他个人的古文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也在一定程度上
姚永概是桐城派末期代表作家,不仅诗文有俊逸之致,而且一生以兴教为务,历主学堂教习,为清末民初安徽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其作为桐城派古文家毋庸置疑,作为近代教育家也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从传统文人向近代教育家转型的背后,姚永概在体悟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同时,又对大厦将倾、斯文绝绪的现实境况感到痛心疾首。面对中学的不断没落,姚永概逐渐从新学堂向旧书斋复归,毅然以重振儒家传统,传绪古文命脉为己任。本文以新旧交替之际姚永概“传统文人”和“近代教育家”的双重身份为切入点,结合其思想中的“旧”因素和“新”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