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学堂相关论文
“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教学的指示纲领,也是中国近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中体西用”的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法性做出了有......
鸦片战争后,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教育变革成为趋势,而僻处中国西南的四川,虽个别地区出现了新的变化,不过......
姚永概是桐城派末期代表作家,不仅诗文有俊逸之致,而且一生以兴教为务,历主学堂教习,为清末民初安徽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先秦时期,孔孟儒学泽被金乡,人杰地灵的金乡从此儒风长存。两汉时期金乡地区贤达辈出,魏晋南北朝盛行私人讲学。范式、丁恭、仲长......
武举制曾在华夏文明系统中具有重要功能,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被废止。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制度经济学和文化......
生于贫寒人家成北洋政府外交高官 1871年6月,陆征祥生于上海信奉基督教的贫民家庭,8岁丧母,依靠售卖基督教会报刊的父亲抚养成人,读......
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 在晚清激烈的社会变革中,洋务派编练新军,引进西方兵操,首开中国近代体育之先河。其后的洋务教育,对西方......
学界从许多角度探讨过毛泽东主席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但从广告角度去探讨的却很少见。广告,曾经对毛泽东青年时期生活道路的选择......
[摘要]清赤科举制的废除,使近百万旧式文人的安置问题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为了稳定局面,安抚民心,清政府采取多种方式,为他们广筹就学、......
盛宣怀,字杏荪,别号愚斋,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市)人,生于1844年4月27日,是清政府办洋务不可或缺的干才,中国近代民用工业的......
[关键词]劝学所,私塾,改良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9—0086—03 清末民初,由于教......
清朝末年中国的教育改革方兴未艾,而口岸教育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缩影。这一时期口岸教育改革涉及到办学实效、办学形式、毕......
摘要:在近代历史上,部分先进人士主张“自强”“求富”的理念,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改良运动,即洋务运动......
2011年初,87岁的内科血液专家王振义老先生,因其在白血病治疗研究中的创新性地提出“诱导分化疗法”,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里接过了国家......
晚清时期,李端棻是朝廷高级官员中为民族复兴作出突出贡献的维新派大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积极支持和参与变法维新,试图通过革......
京师大学堂,清华学堂,云南讲武堂,黄埔军校,哪个不是威名赫赫,把校友攒起来就可以挤满中国近代史那几页薄纸。但今天不扯它们,因为今天的......
清代的山东书院较前代有大幅度增加;而且由于清末新政实施,书院经历了向新式学堂的转变,这是清代书院异于前代书院发展的独特之处......
书院作为独立的教育机构,就其发展阶段来看,清代书院的兴废与科举政策息息相关,表现为书院与科举同命运的特点。清初书院一度衰落,......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学生,都充分意识到在教学中开展音乐等课程的重要......
摘 要:文艺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学科建构在当代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细致分析,找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学科的途径。 关......
[关键词]命题,全视角,废科举,历史脉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9-0067-04 自春秋战国以......
新式学堂和学制建立之初,修身科被确立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科目。它是政府实施德育、教化思想的重要手段。修身教科书随修身科应运而......
蒋介石5岁入私塾,诵读四书五经,开始接受正式的科举教育。按照当时的考试程序,只有在考中童子试以後,才能报考秀才。于是,他于1902年15......
早在青年时代,毛泽东就接触到英语。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老家,进入湘乡县城新式学堂——东山小学堂读书,那里有一个从日本留学回来的......
中国近代化学教育起始于洋务运动时期.从洋务运动时期新式学堂中的化学教育、主要化学书刊及本土学者、外籍学者、留学生等3类化学......
在风云变幻的近现代中国,近现代报刊广告作为通俗文化的一个细流并不引人关注,然而正是这不起眼的细流,却道尽了中国社会变迁的方方面......
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字孝达,号香涛,晚自号抱冰。张之洞大力从事洋务活动,在广东筹办近代工业,以新式装备和操法练......
<正>云南,地处边疆,文化和社会经济在原本落后的国家中更为滞后。20世纪初,西方绘画体系开始引进云南。云南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在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上海,南洋公学的名气绝不亚于教会学校的中西书院和圣约翰大学。研究中西书院创办人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与......
随着近代的西学东渐,登州文会馆应运而生,虽然其发展经历了很大的困难和阻碍,但是成长起来的登州文会馆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
贡桑诺尔布在27岁时正式承袭了喀喇沁王位。继位后的贡桑诺尔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革新,他资助研發近代蒙古文铅......
选官制度,这一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国家的统治阶级选拔官吏的规则与进程。我国的选官制度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漫长的......
袁世凯在担任山东巡抚和督直期间,重视师范教育和军事教育,提出了废科举兴学堂的主张,并创办一些新式学堂.袁世凯的教育主张和实践......
戊戌变法期间,清廷采取一系列兴学措施,并尝试借鉴西方教育制度建立新学制.同时,创办京师大学堂和设置管学大臣,取代总理衙门统辖......
四川省射洪县太和镇第二小学创建于清朝末年,其前身“广寒书院”是射洪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学校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办好教......
兴学育才是清末新政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一套新的学制机构。本文试以《岭东日报》为史料来研究潮汕地......
在中国,现代意义的伦理教育和伦理学,发生在清末十余年,它与新式学堂的开办、教育体制的相关变革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清末的新式学......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严记“成绩巨大,道路曲折”的方针.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学校的音乐......
洋务派培养新型人才的实践,是伴随着传统教育的不断解构而兴起的.它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的近代科技人才,促使社会风气发生了转变,近代......
晚清时期,书院已取代官学功能成为国家的主要教育机构。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愈加激烈,书院这种教育机构也面临......
“校长”在中国的出现,不多不少,迄今整整一百个年头。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
关键词:近代中国铁路高等教育;师资结构;外籍教师;教师待遇;新式学堂 摘 要:近现代中国铁路高等教育走过了一条从主要依靠外籍教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