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交一体化下县域村镇公交可达性测度及优化研究 ——以山东省乳山市为例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_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乡关系迈入融合发展阶段,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客运方式难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出行需求。村镇空间作为城乡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是统筹城乡关系、促进一体化的关键,其建设发展与城乡公共交通体系息息相关。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推进使城市公交向乡村地区延伸,加速了县域村镇公交服务的覆盖,对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村镇空间建设发展离不开高效便捷的城乡公共交通网络,为深入研究县域村镇空间与城乡公交网络的相互关系,本论文从可达性视角出发对县域村镇空间的公交服务水平展开测度与评价。本文以山东省城乡公交一体化样本县、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乳山市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县域范围内的597个村级行政单元,主要研究内容为:(1)结合文献和调研对县域村镇空间和城乡公共交通的关系进行阐述,判别乳山市村镇空间发展模式所处阶段和城乡公交网络形态。(2)在可达性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多源数据构建县域尺度的村镇空间公交可达性测度模型。(3)对乳山市进行测度,揭示县域范围村镇空间公交可达性分布格局,对出行强度、站点分担率等出行要素和空间因素进行相互关系分析。(4)探究县域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与村镇空间公交可达性水平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发展理念、规划体系、公交布局等维度探讨公交可达性提升策略。基于模型的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乳山村镇空间规模普遍较小,整体上是中部密集、西北部稀疏的“蝴蝶状”结构,空间规模呈正相关集聚格局。(2)县域村镇空间核密度与站点核密度分布整体大致吻合,公交站点与村镇空间都存在高密度大规模集聚和低密度小规模集聚并存的特点。(3)“城-镇”层面中心城区到各镇区中心基本在90 min圈层之内;“城-村”层面可达性水平还处于较低状态,呈现南部高值区为主,北部低值区为主的特征;“镇-村”层面各村级单元到镇区中心的联系便利程度较高。(4)县域范围公交可达性分布差异明显,低值区域少、中值区分布广泛,空间布局上呈现反自然梯度特征,城乡公交总体上能满足大多村镇空间的需求。(5)整体来看县域公交可达性热点区呈明显东西向带状集中分布;从片区来看公交可达性冷点区主要分布在镇域边缘区。文章最后从公交可达性空间格局特征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关系出发,从村镇空间布局和公交线网优化等维度提出可达性的提升策略,从构建县域村镇公交生活圈、面向可达性全过程的线网规划、城乡公交导向的村镇发展模式以及多式联运换乘接驳服务体系对公交可达性进行优化。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对工业遗产保护意义和价值认识的提高,以及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由增量向存量型发展的转变,城市中心区范围内一度遭受闲置的存量工业用地获得复兴的可能。在工业遗产的更新设计中,游览路线设计作为设计的重要的环节之一,不仅可以创造更具场所感的步行体验,而且能够对工业文化的传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经典工业遗产改造项目的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研究,从规划和建筑两个层面对工业遗产改造中游览路线设计
燃烧室机匣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为高温合金材料,且其广泛采用薄壁类结构。薄壁件多出现刚性差、材料加工困难、加工变形严重等问题,制约发动机的生产制造。本研究基于有限元仿真,对薄壁件机匣车削加工中的切削力和加工变形等进行研究,并对加工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和优选,对实际生产起着指导意义。对机匣实际车削加工工况下的GH4169材料进行切削力仿真,并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某
基于液态金属的可拉伸电子器件制作工艺在近几年已经得到充分发展。为更充分地展现可拉伸电子的潜力与优势,高集成度、高柔性、高顺从性一直是其发展的方向。掩模沉积技术是一种具有工业化潜力的低成本并行工艺技术,具有较好的商业价值。基于此技术的液态金属沉积技术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然而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当其集成度要求较高,需要达到数十微米级别的图案分辨率时,因为液态金属本身的高表面张力和雾化过程的随机性、混乱性
随着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抓取技术的研究是当今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提高机器人在实际抓取任务中的灵活性,本文以抓取规划为研究目标,搭建了一个通用抓取框架,用于生成高质量的、无碰撞的、可达的抓取集排名列表,使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也能实现高效、稳定的抓取操作。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与模拟退火相结合的抓取规划算法。该算法选用力封闭作为
灌注型植生卷材技术是一种兼顾高效防护与有效绿化的新型柔性生态护坡技术。可应用于公路、河道等土质甚至岩质边坡的大范围防护与绿化。本文针对砒砂岩特殊的岩性特征,通过在坡面上铺设锚固固定好的植生卷材,然后将种子和特殊资材通过专用机械高压灌注到植生卷材内,从而使边坡表面形成稳定且长期的植物生长基础层,达到改良边坡生态环境的目的,逐步实现边坡防护与景观效益的和谐统一。围绕砒砂岩生态护坡技术,本文主要开展了以
随着神经网络的广泛应用,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在自然语言处理上的卓越表现令人瞩目,但随之而来的计算复杂度和庞大数据量的存储要求,给实际的应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同时,虽然GPU、FPGA、ASIC等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幅度提升了神经网络的运算速度,但现有的神经网络硬件加速器以卷积神经网络居多,循环神经网络加速器研究较少,并且已有的循环神经网络加速器
贵州省内多山地,由于喀斯特地貌特点,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思南县徐家大塝崩塌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曾发生过多次崩塌,目前现存的危岩体规模大,严重威胁着徐家大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开展相应的多期次崩塌研究以及崩塌带风险性评估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物理实验获取建模所需的坡面物理参数,基于无人机Lidar技术获取徐家大塝崩塌带剔除植被的高精度DEM,利
版本:新思文化·中信出版社中东是当今的战略要地,也是纷争之地。在这100年间,战争、宗教冲突、恐怖主义、大国干预、民族矛盾在这片土地上轮番上演。而所有的这些,都要追溯到一战期间和一战后英国、法国和俄国等大国对中东地区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决定。该书就是揭开现代中东乱象之谜的历史著作。跟以往写现代中东形成的史书不同,以往的史书大多只关注英国或法国在现代中东形成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
期刊
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灾害损失非常严重,其中滑坡是最为常见的灾害形式。滑坡形成机理复杂、稳定性影响因素较多,滑坡防治是长期困扰地质工作者的科学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变形监测的预警预报成为防范滑坡的主要手段。监测预报在防灾减灾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质工作者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了滑坡监测研究工作,数十年来监测技术有了飞跃式发展,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逐渐建立,使滑坡预警预报精准化成为可能。目前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