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时期是汉文化初步形成之前,我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由于民族构成及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这一时期的文化呈现出了自由多元的发展态势。如何对战国文化进行区域划分,是研究战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借助比较文化学的理论,利用先秦典籍文献及考古资料,对该问题进行一次粗浅的研究,以期廓清战国时期我民族文化的地缘分野。大致说来,战国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区域:(一)三晋文化区。含韩赵魏及中原一部。(二)齐鲁燕文化区。主要指齐鲁燕之地连带周边地区。(三)秦文化区。以秦国为主体。(四)楚文化区。以楚为主体的长江流域文化。 第一部分,战国文化四分局面形成的内在原因。笔者认为,战国时期区域文化的形成有其地理和民族方面的原因。中华大地自古地大物博,各地区气候、土壤等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史记·货殖列传》中对此多所论及。自然地理因素对文化的影响通过两个方面起作用。首先,地理条件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及地域文化。其次,各地区的地理景观不同,也直接影响了当地的文化风格。民族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指各文化区的民族构成不同,文化渊源不同。韩赵魏等地形成了以夏文化为底蕴,周文化为依托,杂陈戎狄文化的三晋文化。齐鲁燕地处东夷故地,西周之前深受商文化的影响,又因为鲁为姬姓诸侯国,周文化的影响也是勿庸置疑的。秦人起于西戎之地,文化上主要受周和西戎的影响。楚地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文明大相异趣。 第二部分,战国文化四分的若干表征。笔者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四个文化区的若干外在特征,并进行了横向比较,以彰显战国文化分野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物质文化。这里仅举铜镜、钱币、文字等。(二)制度文化。这里主要分析了官制和爵秩制度。(三)思想文化。主要根据战国后期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来加以说明的。从大致格局来看,刑名及法家盛行于三晋,儒家阴阳家盛行于齐鲁燕,道家盛行于楚地。秦地缺少自发产生的思想学术,几乎没有子家。 第三部分,各区域文化分述。笔者对战国一世二百年间的历史时期内,三晋文化、齐鲁燕文化、楚文化和秦文化的流变及各自的特征进行了分述。三晋文化从春秋建国初就确立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国方略,这一方略直接影响了三晋文化的走向。其后与戎狄的长期杂处,导致宗法观念淡薄,礼制崩溃,在此后的“礼法之争”中,法家思想大倡。齐鲁燕地区在文化上的最大特点是稷下学宫的出现和思想学术的空前活跃。几乎战国时期的所有学派都能在这一地区找到它的踪迹。另外,齐地的长女不嫁制及连带的“妻姑姊妹”和“赘婿之制”是值得注意的婚姻现象。秦文化相对其它文化而言,早期发展较缓慢,这可能与秦立国晚,前期经济落后,长期与戎狄杂处有关。屈肢葬是秦人葬俗文化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楚文化形成于长江流域,实与中原的黄河文明有别。楚人自称“蛮夷”,整个社会比北方更多的保留着原始氏族社会的许多遗习,其文化呈现出了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楚文化的这一风格体现在楚辞这一文学样式中,楚地道家崇尚自然,原始巫术发达,也是这一风格的曲折反映。 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一)战国文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三晋、齐鲁燕、秦、楚等四个文化区。(二)战国文化在地域上的多元存在是历史的事实,但战国文化的发展趋势是走向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