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继发性dystrophin蛋白缺失现象病例的研究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Dystrophin蛋白广泛存在于所有肌肉细胞、部分神经细胞的胞膜上,作为细胞骨架的一部分,该蛋白与dystroglycan、sarcoglycan等一系列蛋白共同构成dystrophin相关蛋白复合体(dystrophin associated protein complex, D APC),在肌肉收缩过程中维持细胞稳定性及力的传导发挥重要作用。Dystrophin蛋白的编码基因定位于Xp21,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大的基因。当dystrophin基因发生突变,dystrophin蛋白合成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Duchenne或Becker肌营养不良(DMD/BMD),此为dystrophin蛋白的原发性缺失。本文报道两例继发性dystrophin蛋白缺失现象病例,并对常见的dystrophin蛋白缺失现象进行总结及鉴别。材料方法两例患者均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因肢体抖动、癫痫及不同程度的肌无力而行肌肉活检术。除此二例患者外,另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肌肉病研究室2例DMD患者肌肉标本,1例BMD患者肌肉标本及1例常规染色正常的肌肉标本作为对照,对上述病例肌肉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ystrophin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提取肌肉组织总蛋白进行dystrophin蛋白印迹分析,并对两例患者行dystrophin基因检测。结果病例1常规病理染色提示轻度神经源性损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不dystrophin rod染色肌纤维膜普遍减弱。Dystrophin蛋白免疫印迹提示dystrophin rod表达量降低。Dystrophin基因MLPA检测提示79个外显子的结果均为正常,未检测到任何缺失突变或重复,NGS测序提示检测到多个多态性位点:rs1484852, rs1800280, rs1379871, rs187617705, rs228406。病例2常规病理染色示大致正常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示dystrophin rod染色肌纤维膜普遍不着色。Dystrophin蛋白免疫印迹提示蛋白表达量降低。Dystrophin基因MLPA检测提示79个外显子的结果均为正常,未检测到任何缺失突变或重复,NGS测序提示检测到一个半合子突变:c.4048C>T, p.(Arg1350Cys).结论两例患者dystrophin基因未发生致病突变,其肌肉组织为继发性dystroph in蛋白缺失。两例患者均有肌肉异常收缩病史,异常的肌肉收缩导致dystroph in蛋白的继发缺失。在神经肌肉病的诊断中,应在常规病理、IHC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必要时借助免疫荧光、WB、基因检测等手段做出诊断。
其他文献
在初中的政治课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是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能够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对
性别秩序与文化形态相伴而生,又不断实现着与文化发展的互构。在人类文化的演进历程中,经过由原始文化到农业文化,农业文化到工业文化,再到信息文化的演进,社会性别秩序由初
目的探讨应用后勤服务平台小程序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精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手术室仪器设备按照时间段分为实施前(2017年1~12月,98件)和实施后(2018年1~12月,107件)。实施
如果将创新画作一个金字塔,位于塔基部分、数量庞大的创新都是那些应用性创新、渐进性创新、跟随性创新……这些创新的共同点是:用户需求大多是确定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并
<正>"截至2013年8月末,中国建设银行累计向18万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9万亿元,并几乎覆盖了与民生相关的各类行业。小微企业客户数超过200万户,小企业授信客户达到89705户。"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西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RA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予以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治
为了规范南方地区蔬菜单体钢架塑料大棚建造技术,制定了该技术标准。标准涵盖了南方地区单体钢架塑料大棚建造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型号和规格、技术要求、验收规则、管理与维
本文以《春秋》的礼学思想为对象,以《春秋榖梁传》为中心,通过对《春秋》文本的解读以探究《春秋》礼学意蕴。春秋末期,社会陷入深重的危机而处于一种“失范(anomie)状态”,
目的:本实验通过采用人牙髓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探讨不同浓度柚皮苷对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增殖、分化、矿化、细胞周期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或阻生新鲜
学生是课程网络中心的核心使用群体,但我国已有的网络教学相关研究文献更多的是关注技术层面的问题和教师对网络教学接受程度,对学生使用意向和使用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