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基于N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的个案考察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56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新兴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西方社会思潮在中国社会得到大量传播。这一方面增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同时,国内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传统的社会道德体系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随之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是因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最直接的途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而言,能在了解社会中养成德性、在人际交往中健全人格、在实践锻炼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对社会而言,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社会成员进行继续教育及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并大力支持高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思路。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管理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继而影响到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本文在个案考察的基础上,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在已经参与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之中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功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归纳,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文章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越来越理性。大学生普遍都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之中,实践内容和形式多样,包括社会调研、就业见习、政策宣讲和文化宣传、环保宣传、科技支农、教育帮扶、法律援助和医疗卫生等。   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有:一,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各级政府及高校给予大学生的信息指导、经费和场地等方面的支持非常有限,大学生在实践中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二,社会实践与道德教育联系不够紧密,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未能体现其教育功能;三,通过相关性检测,发现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方式较为片面,难以检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真实表现和收获。   为进一步增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文章提出新时期开展社会实践应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专业学习、与日常教育和就业创业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校企联合的“双元”实践模式、社会服务型模式及新兴的虚拟实践模式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和创新社会实践模式的相关对策;提出从过程管理机制、评估考核机制以及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来建设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国防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和捍卫毛泽东国防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国防教
10月12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简称中国住博会)在京开幕,大会为期三天.其中“装配式建筑”成为本次住博会的最大亮点.rn本届中国住博会以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2017年10月12日上午,“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 (简称“中国住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
期刊
从2013年6月17日起,中央媒体报道了湖南常德临澧杨桥村沈昌健父子35年躬耕田野悉心培育新型油菜品种的事迹,一对普通农民父子的追梦故事,契合了当下的“中国梦”主题。媒体的
战争历史证明 ,培养军事人才是极其重要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古罗马人曾经说过 ,一群由狮子率领的牧绵羊胜于一群由牧绵羊率领的狮子。十八世纪俄国大元帅苏沃洛夫也说过 ,一
目的了解铅对生产作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方法对某铅蓄电池生产企业连续2年接触铅的作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血铅结果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本文主要阐述了绞车的电控系统、信号装置、绞车综合保护装置等技术问题。 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winch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以94份寒地早粳稻品种(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膜下滴灌旱种对寒地水稻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旱种对寒地水稻穗长、单穗质量、一次枝梗数、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