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部性状相关论文
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乡土草种之一,抗逆性强、品质佳使老芒麦成为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的主推品种和绿色有机......
为探索适宜环渤海低平原地区的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模式,于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在同一试验地重点分析了微灌方式下冬小麦......
为了探索冀东地区3个夏谷品种的适宜播种密度,本研究以冀谷38、冀谷39、冀杂金苗一号为试材,设置45万株/hm2(M1)、52.5万株/hm2(M2)、60......
【目的】玉米穗部性状是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方法解析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
为全面分析京津冀早熟夏玉米参试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稳定性以及各个试验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本研究通过对2019年该区域试验产......
为明确青燕1号燕麦适宜的氮肥施量和播种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播种量和5个施氮水平,研究氮肥和播种量对燕麦穗部性状和种子......
摘要 [目的]为了解控制超甜玉米穗数对单株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影响。[方法] 以超甜玉米金穗6号、金穗8号、金玉甜1号、超甜9701......
玉米生产机械化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的发展方向,选育抗倒性强、适合籽粒直收的新品种是玉米机械......
水稻穗部性状是理想株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和利用新的水稻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可为水稻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和基因资源。本试验......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穗部性状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其中,小穗数、千粒重和芒长是小麦穗部性状的......
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最主要的主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耕地的逐年减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成为增加水......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实现籽粒机械化收获对玉米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宜机收性状大多为复杂的数量性状,鉴定宜......
调查表明 ,华安 3号穗部性状表现为 :穗长与穗粒数、二次枝梗结实率与穗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一次枝梗平均 13个 ,二次枝梗平均 ......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除草剂对寒地水稻穗部性状、产量性状和稻米品质及稻田杂草防效的影响,为寒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及稻......
以辽宁稻区典型的直立穗型品种辽粳5号与日本典型的优质米品种秋田小町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tion inbred lines,RIL......
本研究对来自不同生态区的137个小麦品种进行穗发芽抗性鉴定,计算相对发芽指数,并分析这些品种穗部籽粒性状、品质指标、吸胀萌发......
以东农427为试验材料,通过“3414”最优试验方案,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株高、分蘖、叶面积影响及其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间关系,......
我国珍贵小麦资源中国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54年美国的西尔斯(E.R.Sears)用中国春创造出一整套非整倍体材料以后,对小麦细胞遗......
小麦(Triti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育种家们致力......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小麦的产量是解决我国粮食需求的重要途径。穗粒数是小麦产量的重要组成因子之一,检测、定位、发......
选用黑龙江省典型粳稻品种(系)8个,于东北农业大学香坊试验站在四种栽培条件下(两种插秧规格、两种施肥方式)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
本文采用田间控制试验和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于2007年在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研究了辽宁地区不同水稻品种的穗部性状与产量和稻......
本研究利用单倍体诱导系(高诱一号)诱导农单5号(NX531×NX110)玉米杂交种孤雌生殖所得79个DH系构成的DH群体为材料,在2007、2008两......
一山东省有些地区,羣众有“锄麦锄到谷雨节”的经验,也就是说,麦田最后一次中耕是在孕穗、挑旗期,在谷雨前后。此后,一般就不再锄......
1963—1964年四川盆地西部地区,气候反常(图1):早春偏暧,引起一些品种的小麦提早拔节抽穗;在2月中下旬又持续遭遇反常低温,从而引......
自1973年以来,我们连续五年对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的幼穗分化过程,幼穗分化与植株营养生长之间的关系,影响每穗小穗数和结实粒数的......
当前华北地区玉米生产的发展趋势,由60年代以前的春播玉米为主,逐渐转为套种和夏播为主的生产方式,相应对夏播玉米的生育规律和丰......
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可供研究利用的SNP信息越来越多,这为采用GWA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揭示复杂性状的遗传机理提供了......
本试验旨在探讨辽宁省部分主栽品种和一些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系等的穗部性状与品质、产量的关系,并对不同产量水平的穗部性状和不同......
为了解PP333(多效唑)和CC(氯化胆碱)单独和配合使用对玉米的生物学效应,为玉米的化学调控和PP333、CC的广泛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本......
本研究在群体水培下,于2008年和2009年选用94个常规粳稻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测定其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面积系数、根系形态、根系......
四分之一世纪以来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在高肥条件下,群体内部光照不足是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适当降低播种量,加大行距,......
杂交水稻在越南安家落户已近20年。20世纪90年代初期,越南就在同中国接壤的一些乡村试种杂交水稻。随着试种取得初步成功,越南农业......
施氮水平对水稻生育后期的物质积累及籽粒灌浆有着重要的影响,明确施氮水平如何影响大穗型水稻品种的物质生产及籽粒灌浆与结实的......
本研究以小麦花培3号和豫麦57为亲本获得的DH(double haploid)群体168个株系为材料,构建了一套含168个组合的永久F_2(immortalized ......
玉米以其独特的综合利用价值和高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植株性状作为重要的农艺性状,对玉米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都起着十分重要......
自交系的选育是进行优良玉米品种培育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以521份中国、美国等国家来源的自交系为研究材料,通过对玉米穗部性状、......
运用营养生长积温对冬小麦分蘖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C、N、P代谢状况进行分组研究表明:①京郊小麦生产中分蘖的有效营养生长积温临界值约......
对两年区试结果分析表明,豫玉22号(豫单8703)属高产、稳产型玉米新杂交种,是目前替代丹玉13的理想品种。由于其含有热带亲本血缘,因此,它的推广应......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15个高赖氨酸玉米双列杂交组合进行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与穗部及籽粒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粒长、轴粗、......
通过盆栽和管栽小麦试验分析,总根系、初生根和次生根的生长及根呼吸存在基因型差异。早中熟基因型初生根前期发育快,后期衰退也快;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