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胸痛是临床很常见的急症,约占急诊总数的5%,更为重要的是急性胸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主要临床表现。ACS是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也是造成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辨别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及早给予相应治疗,对于降低ACS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有了迅速的发展。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作为一项新的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IMA是在心肌缺血早期血液中就有变化的敏感生化指标,且在一次缺血后24小时内在血中浓度恢复至基础水平,因此能够检测复发性缺血。本研究将IMA与传统的心肌生化标志物对比观察,评价IMA在急性胸痛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80名(其中男5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5.4士8.6岁)急性胸痛发作3小时内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患者,并除外妊娠、急性肾衰、急性脑血管疾病、血清白蛋白异常、周围血管疾病(间歇性跛行)、肝硬化、某些严重传染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院后即刻、3小时、24小时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钙蛋白I (troponin I,cTnI)和IMA。并于入院后即刻、30分钟、1、2、3、6小时各描记12导联心电图(ECG),观察心电图动态变化。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缺血性胸痛(ischemic chest pain,ICP)组和非缺血性胸痛(non-ischemic chest pain,NICP)组,ICP组进一步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组。比较各组的IMA、cTnI、CK-MB在不同时段的测定结果和心电图表现,分析急性胸痛患者IMA浓度变化和四者对ICP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入选患者中,诊断为UA36例,AMI7例,NICP37例。ICP发病小于3小时、3~6小时IMA水平明显升高,与NICP组存在明显差异,ICP发病超过24小时的IMA水平与NICP组比较无明显差异。UA组和AMI组IMA水平在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A对于发病3小时内ICP诊断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为93%和91%,明显高于cTnI、ECG、CK-MB,诊断发病3~6小时的ICP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为81%和78%,也高于cTnI、ECG、CK-MB。但对于发病超过24小时的ICP则无诊断作用。结论IMA是早期区分ICP和NICP的敏感生化指标,对于发病6小时内的ICP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与其它指标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对ICP的诊断价值。但是IMA无法区分缺血和坏死,不能作为区分UA和AMI的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