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保证大学生的就业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研究大多将大学生就业难当做既定事实,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很少有人对大学生就业是不是真的那么难这一问题本身进行论证。初次就业率和起薪常被用来作为衡量大学生就业难易程度的指标。近年来,大学生初次就业率的持续走低使社会形成了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确定性认识,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的报道似乎也更肯定了上述判断。但本文认为,初次就业率和起薪并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存在夸大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可能性。研究发现,从就业率角度来看,虽然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仅约70%,但是半年后就业率就快速提高到90%左右;当考虑自愿失业的情况后,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甚至要比英国的好;而且估计得到的失业持续时间结果显示82.14%-86.27%的大学专科毕业生、87.50%-91.37%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失业持续时间在1年以内。从收入角度来看,虽然大学生的初始收入相对变低,但是一段时间后的收入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比如毕业三年后的收入约是毕业半年后收入的2-3倍;而且无论是与以往年份进行纵向比较,或是与其他群体进行横向比较,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增长率都变得更快,即终生收入曲线都变得更加陡峭,这意味着大学生仍然拥有相对较高的终生收入。对于客观存在的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低、起薪下降现象以及本文发现的就业率和收入会在短期内快速上升到一个较高水平的结果,本文给予了理论解释。本文认为,就业网络扩大导致的搜寻成本的降低以及搜寻成本降低所导致的保留工资的提高都会使得搜寻时间变长;另一方面,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大学生在求职初期的保留工资偏高使得初次就业率降低,而在后期他们对保留工资的修正使得半年后就业率有快速的提高。对于初始收入降低、后期收入增长速度更快的现象,本文认为,高校扩招使得大学学历的信号作用下降,企业为了减少自己面临的不确定性采取了降低初始报酬而在后期识别出实际生产率之后给予补偿的薪酬支付策略。同时,高等教育带来的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得他们工作中的生产率能够保持较快速度的提高。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