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先队组织认同是指少先队员按照少先队组织的成员标准进行自我对比,在自我对比的过程中认可并接纳自己所拥有的少先队员的组织身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并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少先队的组织目标。即少先队员能在知、情、行、评等方面与少先队组织的目标要求保持一致。本研究以自我分类理论、组织认同理论为依据,查阅相关学者的研究,确定以认知、情感、行为、评价作为组织认同现状研究的四个维度,并编制了《小学中高年级少先队员组织认同量表》。在认同现状研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以访谈、观察为辅,调查了西宁市城乡小学的中高年级少先队员,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小学中高年级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处于中等水平,队员的性别、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城市学校或乡镇学校、父母学历以及父母的职业等因素对中高年级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水平存在显著影响。第一,女生在认知、行为、情感、评价的认同要高于男生的认同程度。从男女生长发育规律分析,女生的发育一般比男生早两年,女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要比同龄的男生发展水平更高,对少先队知识概念的记忆要更加深刻,思维更加细腻,行动力更强,能更清楚的表达自己,因此,在调查中女生的组织认同水平相对较高。第二,不同年级的少先队员组织认同程度不同,三年级的少先队员由于年龄较小,对少先队组织的相关知识不够理解,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导致在认知和行为维度下的认同程度比其他年级要低,同时,三年级的少先队员刚刚入队不久,对少先队组织充满期待,因此情感认同、评价认同相对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知识的积累,四年级的少先队员在认知、情感、评价三个维度下的认同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年级,但是行动力还有所欠缺,行为认同低于五年级的少先队员;五年级的少先队员由于学业负担开始增重,少先队活动的次数逐渐减小,对少先队员组织身份的强化在减少,导致五年级少先队员在认知、评价的认同程度开始减弱,低于四年级的少先队员,情感认同低于三年级的少先队员,但行为认同的程度依然最高;六年级的少先队员由于身体、心理的迅速发展,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认知、行为、情感、评价四个维度下组织都要低于其他年级。第三,担任少先队队干部的队员组织认同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第四,城市小学的少先队组织认同程度高于农村小学的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第五,父母学历高的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水平要高于父母学历低的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水平。在了解少先队员组织认同的现状后,对中高年级少先队员组织认同进行归因研究。归因研究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归因调查阶段,通过编制访谈提纲,实施访谈、整理访谈记录等过程展开归因调查,归因调查阶段的目的是探讨影响中高年级少先队员的组织认同水平的原因。归因调查是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层层编码后完成中高年级少先队员组织认同现状的归因理论模型的构建。第二个阶段是归因分析阶段,以归因理论模型作为少先队员组织认同现状成因的分析框架。借助SWOT分析对归因理论模型中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的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内部影响因素中存在利于中高年级少先队员组织认同发展的优势,以及外部影响因素中存在利于中高年级少先队员组织认同发展的机会,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打下基础。最后本文针对现状和成因,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少先队员因素、少先队辅导员因素、少先队组织因素等六个维度提出了相关策略:第一,父母要尊重少先队员,要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抽出时间和精力多陪伴少先队员,真正承担起家长的教育职责。第二,重视校园文化资源开发,发挥校园育人作用;转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加强思想意识教育,提高队员的组织信念。第三,净化社会信息,加强社会对少先队员思想意识方面的正面引导;整合社会社区资源,丰富育人环境。第四,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体地位,通过队干部轮换制度强化少先队员的主人翁意识。第五,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学习,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要重视提高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角色优势。第六,强化少先队独特的组织形象,提高少先队组织的活动质量,提升少先队组织的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