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比较IC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患者每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不同,探讨术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一级预防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预测因素。 方法: 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ICD作为一级预防的患者79例,作为二级预防的患者93例;比较两组术后每年累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针对一级预防,根据术后有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史、治疗药物、临床状态、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内径,右室内径)、12导体表心电图(QRS 时限、QT间期、QTc间期)、血清学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白细胞、B型钠尿肽等)、除颤器腔型等资料,至少随访1年时间。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随访至少一年,IC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患者术后第四年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累计年发生率无差异(29.1%vs43%,P=0.059)。一级预防患者中术后发生室速、室颤的24例,占一级预防总例数的30.4%。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与未发生患者的基线资料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7.92mm(P=0.007),年龄≤60.5岁(P=0.004),室早个数≥3050个/24小时(P<0.001)、左室射血分数≤29.5%(P=0.036)、室间隔厚度≤9.5mm(P=0.034)是发生室速、室颤的可能预测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危组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低危组(60 岁 vs 66 岁,P=0.004),且对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存在潜在预测价值(OR=0.926,95%CI 0.878~0.978,P=0.005);高危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低危组(29.5%vs30%,P=0.036),且对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存在潜在预测价值(OR=0.947,95%CI 0.906~0.990,P=0.017);其余指标未见统计学意义。 结论: 1、符合ICD一级预防的人群,三年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与二级预防人群同样高。 2、年龄以及LVEF可能是ICD猝死一级预防人群发生室速、室颤的预测因素。年龄越小,LVEF越低,越容易发生室速、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