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以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 NCTD)为模型药物,包载入以生物材料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及优良成形性材料壳聚糖(chitosan,CS)为载体的骨架微球中,制备了去甲斑蝥素丝素蛋白/壳聚糖肝动脉缓释栓塞微球(Norcantharidinloaded silk fibroin/chitosan microspheres, NCTD-SF/CS-MS)。建立了家兔肝癌模型并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肝癌,用以考察微球药效学。以期达到缓释、靶向、栓塞三重功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探索临床治疗不可切除性肝癌新方法。方法:(1)采用乳化-固化法,制备去甲斑蝥素丝素蛋白/壳聚糖微球(NCTD-SF/CS-MS)。单因素考察包括壳聚糖浓度、转速、乳化剂加入量、戊二醛用量等条件;并选定壳聚糖浓度、戊二醛用量、药载比三项为因素,载药量、包封率、收率三项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进行微球制备处方的优化与验证。(2)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微球的表面形态,光学显微镜计算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采用红外光谱(FT-IR)、X-粉末衍射法(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验证载体及微球的结构特征。并对微球的粉体学性质、吸水膨胀性,悬浮性及导管推注实验进行考察。(3)体外释放采用体外动态透析法,在PBS7.4缓冲液中测定不同粒径载药微球的释药性能,以及与实验组前期研究的去甲斑蝥素壳聚糖微球(NCTD-CS-MS)进行对比。同时考察微球的稳定性。(4)选用新西兰大白兔作为模型动物,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针法,于兔肝左叶植入VX2瘤块建立肝癌动物模型。B超监测肿瘤生长大小及速率,并用影像学手段及病理表现评估建模成功率。(5)将荷瘤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NCTD-SF/CS-MS组(100~200/μm)、NCTD-CS-MS组(100~200/μm)、空白微球(blank-microsphere,B-MS)组(100~200/μm)、NCTD溶液组(NCTD)及空白对照组(Control Group),含药各组药载量为1.0mg·kg-1。实验兔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注入制剂或药物,B超,CT,MR以及病理切片观察各组治疗效果以及TACE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1)单因素考察表明壳聚糖浓度,药载比对微球特性影响较大,而戊二醛用量对微球缓释性能影响较大。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工艺制备所得的微球包封率(27.80±1.25)%,载药量(15.08±2.85)%,收率(34.12±3.82)%,光镜法得出平均粒径为(184±5)μm,满足栓塞微球的要求。(2)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微球外观圆整,表面光滑,分散良好。FT-IR、X-RD和DSC图谱表明壳聚糖与丝素蛋白间产生较强分子间作用力,使结构紧密,去甲斑蝥素分散包埋在微球骨架中。粉体学性质考察结果符合要求,流动性好,吸水膨胀性实验结果满足膨胀要求。微球悬浮性好,不堵塞导管,推注顺利。(3)载药微球能够缓慢释放14天左右,释放速率符合威布尔模型;NCTD-SF/CS-MS缓释效果比NCTD-CS-MS好。微球稳定性良好,剧烈条件下重量、载药量和包封率差异均不是很大。(4)利用超声引导穿刺针种植操作方便,模型稳定。B超,CT和MR结果表明建模成功率为87.5%。(5)综合肿瘤体积和生长速率,动物生命延长率以及病理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微球组相对于空白微球组、NCTD溶液组及空白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中NCTD-SF/CS-MS组动物生命延长率为41.66%,更优于较NCTD-CS-MS组的31.89%,病理切片显示大片凝固性坏死。DSA结果显示栓塞彻底,几乎没有侧枝循环。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给药组术后均呈现一过性的肝损伤,药物微球组损伤相对严重。结论:本文制备的NCTD-SF/CS-MS充分发挥了丝素蛋白的缓释作用,释放性能良好。制得的微球具有较好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表面光滑圆整,并且悬浮性、流动性、稳定性、吸水膨胀性等也均达到栓塞微球的要求。药效学实验表明NCTD-SF/CS-MS经肝动脉栓塞对兔的VX2肝癌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疗效优于NCTD-CS-MS,且毒副作用合理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