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无量寿佛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经文凸显了念佛三昧中“心与佛”的问题,它质询出佛教的根本问题——生死流转中的有情众生脱离苦恼而获得涅槃解脱。但《观无量寿佛经》简短的经文并没有直接给予回答,故历代高僧大德自觉地担负起这一思想使命而对此段经文作了诸种诠释。在历代诸种诠释中,那些在逻辑形态的整体上造成区分的思想位置构成了思想之整体的开端、中介、结束三个部分。作为开端的“摄佛归心”之思叙述由念佛三昧中的“唯心”倾向发展而来的一种思想路径,它诠释的焦点在于行者于三昧中所呈现的“心”,由“心”作为一切法存在的“本性”而说明众生存在之“所依”,从而指明通过“转依”修成圆满佛果的解脱之路。对心的不同规定形成两种进路:一是约如来藏自性清净心释,以隋代净影寺慧远的诠释为代表,认为众生本有清净佛性,通过修学出离缠缚、成就当果;一是约虚妄分别缘虑心释,以唐代怀感的诠释为代表,认为众生能见之心变现所见之佛影之相,而见分、相分皆是依于自证分而起,不在心识之外,相应的解脱之道即是依慧心所观照唯识无境、直至证得真如实性。作为中介的“摄心归佛”之思叙述由念佛三昧中的依赖“佛威神力”倾向发展而来的一种思想路径,它诠释的焦点在于行者在三昧中所呈现的“佛”,“佛”以悲愿于众生心中显现圆满报身,从而向众生指明行愿具足、念佛往生净土的解脱之路。以此诠释“是心是佛”义的代表是北魏的昙鸾和唐代的善导,他们认为《观无量寿佛经》是佛陀为娑婆世界的凡夫所说,由于钝根众生难以依闻思修证之圣道得解脱,故经中开示指方立相、方便易行、横出三界的称名念佛法门,强调以至诚心感应阿弥陀佛,依其愿力于净土中速得解脱。作为结束的“约心观佛”之思叙述由念佛三昧回归如实知空相应缘起的旨趣发展而来的一种思想路径,它诠释的焦点在于行者在三昧中所呈现的心、佛之唯一实相,由此实相说“法界身”即具一切法,从而指明即于一切法而证菩提的解脱之路。以此诠释“是心是佛”义的代表是北宋的知礼。他继承天台圆教的理路,认为法界全体圆融无碍、即空即假即中,故如如实相具足三千诸法,三千诸法即是真如实相。由此而言,一切法趣心,一切法趣佛……是趣不过。就事修变造三千而言,他方应佛能感己心,亦即心能成就自己果佛;就理性具足三千而言,心即是他方应佛,亦即自己果佛即是心。所以,知礼双摄双遮“摄心归佛”与“摄佛归心”之权宜方便,认为既不是只“观心”,也不是只“观佛”,而是圆修不思议三观的“约心观佛”。这一理路终至理圆、行圆、果圆,圆融地回答了“众生解脱”之追问,终结了念佛三昧中“心与佛”的问题。在圆教之后,重新将空相应缘起的寂灭之智作为所思与所言,追问人与自身相区分的“众生解脱”之问题,这或许是《观无量寿佛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义为当下之思提供的可能的智慧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