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顺应论的语用学视角对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动态顺应进行了研究。基于Verschueren的顺应论和对语料的严密分析,本文尝试性发展构建出了一个理论及分析体系——“翻译过程语境顺应研究方法”,其旨在探究翻译过程中译者大脑思维运作的动态过程。通过描述译者大脑中的信息处理机能如何促使其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阐释了翻译过程中的动态性。本文的研究范围涉及译者的思维能力,研究目的旨在揭示译者交际能力的潜在可能性。文中尝试性构建的理论分析体系主要用于解读翻译过程。“翻译过程语境顺应研究方法”这一跨文化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理论范式,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价值。从理论方面而言,该理论框架描述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大脑如何运作,为翻译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从实际应用而言,该分析框架可为翻译教学提供指南,帮助学生从语用学视角形成翻译过程研究的新观念,详言之,翻译过程是一个意图解读和语境顺应的动态过程,译者在这一过程中不遗余力、竭尽所能地进行动态翻译调整,从而确保实现其译文读者的认知协和、接受能力适应和语境效应共鸣。以此视角观之,我们将翻译过程视作译者运用语境作为传动器在源语语篇和目的语语篇之间进行动态的顺应调节。据此,我们认为整个翻译过程可由语篇释意的语境解读过程、语篇再现的语境重构过程和动态顺应调节这几个基本环节构成。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这几个交际过程往往是相互交错进行的。换言之,其界限常常难以清晰地予以界定。语篇释意的语境解读过程,意即在语境解读照应下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跨文化顺应性心理交际。语篇再现的语境重构过程,意即译者将其对原作者的交际意图理解向目的语读者进行传输的同文化内顺应性心理处理和再现。然则在这两个过程之间,存在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机制,我们称之为动态顺应调节。针对此方面作用,它被视为算子,因其可对语篇释意的语境解读过程和语篇再现的语境重构过程这两方面进行干预和调节。这些要素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将对翻译的成功译本标准进行界定。翻译是一个自源语向目的语的连续动态顺应的过程,其特征表现为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读者和研究者对原语篇进行解读,并形成自己的主体性,继而作为创造者和调解者,实现在目的语语篇重构中的语境再现。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应对翻译工作持有正确的态度,即一方面要充分传达原作者的意图,另一方面要使其对原作者信息意图的操作具有可预测性,以确保目的语读者能够形成认知及审美协和共鸣。译者需要解读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并在译作中重现其语境效应。为此,需要做出相应的语言选择和翻译策略选择。但这些选择须着眼于传输原作的意图,且同时不能加重译文读者的理解负担。译者的选择和策略,须能够在译文中动态再现其对原作信息意图进行阐释时所定位的语境效应,从而能够顺应并契合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动态语境顺应及翻译策略选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也在本文的某些章节中进行了探讨。在理论演绎和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赋予翻译过程动态特性的多种参数、特征及要素,如: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衔接、互文性、序列化、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并详细阐述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