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历了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进入到新的转型时期。在这期间,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抽象艺术作为重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其理论在被中国艺术界接受之后,大量艺术家也开始尝试抽象绘画创作。抽象艺术的尝试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与建国后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艺术家的实践总是伴随这本土经验和社会需求的束约。慢慢使中国的抽象艺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中国方式”的意味。形成了本土化语言与西方抽象绘画形式结合的倾向。重庆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城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伤痕美术和乡土美术的主阵地。在符合现实主义美术的创作方式和社会表述需求的主流艺术发展的背景下,使得抽象艺术的尝试更为难能可贵。由四川美术学院为主的西南艺术群体是接纳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重要群体,正是在这样一种稳固的艺术态势面临西方当代艺术思潮时,求新求变的重庆艺术家们保存了对艺术变革的敏感度,一种重庆袍哥式的敢闯敢拚的心境成为了重庆抽象艺术发展的地域条件。重庆艺术家接受了现代主义绘画的实践,也对抽象艺术语言发起了挑战,并发展了自己的抽象艺术语言。基于此背景,本文以重庆本土抽象绘画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演变发展为切入点,来重新审视抽象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整个状态。重点从重庆当代艺术发展相关背景中,追溯重庆抽象艺术产生的潜在因素及早期艺术家探索过程中,受到传播、师传、地域、社会关系影响下的本土性内在诉求。通过对这个时期发生的艺术事件,艺术家实践的生成机制,艺术家的抽象艺术作品等多方面,来分析西方当代艺术信息和理论进入中国后如何影响重庆抽象艺术塑造本土化艺术语言,以及抽象艺术与主流本土艺术如何产生话语权利关系。因此本文采用系谱的视角来切入重庆抽象艺术的生成机制,通过非中心化、非线性的分散的权利话语,发展过程中现象的细节肯定重庆抽象艺术的实践精神。从历史溯源、地域文化、话语系谱、作品图式、社交网络等角度研究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重庆抽象绘画。将重庆抽象艺术现象视之为多重权力话语的角力场和现象发生的总和。阐释现象背后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根源,追问艺术语言、美学转向后的生成立场。以此来找到重庆抽象艺术实践背后的生成机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对八、九十年代做抽象艺术尝试的艺术家吴松、朱小禾、邵常毅、张奇开、唐良峰等,策展人华人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罗群毅,八、九十年代亲历抽象实现的策展人张琪;对当时四川美术学院的抽象尝试和艺术家典故了解颇深的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雷鸿智,四川美术学院资料管理员李敏等不同群体的大量采访,由受访人提供了很多当年的一手图文资料。文章中还重点从传播媒介出版物入手,在全国层面出刊的大量查阅了八、九十年代的《美术》杂志,九十年代的《江苏画刊》。重庆地区主要以八、九十年代出刊的四川美术学院学报《当代美术家》、九二年复刊的四川美术学院校报等出版物。这些资料组成了系谱研究中的现象,从而能够通过非权力中心话语去重构重庆抽象艺术的面貌。同时结合口述史及调查研究法,并对抽象艺术生成现象衍生的绘画结果做一定的图像分析。最后,笔者认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抽象艺术,重庆的艺术家更倾向于个人化的创作实践,并没有形成重庆抽象艺术群落,地域抽象的理论化过程也就无从谈起。没有了体系化的理论话语支撑,重庆抽象艺术最终走向了个人经验的艺术道路。直至今日,重庆抽象艺术在当下也已经不是之前的图式经验探索,而更多的是在艺术创作自由精神意志的体现。因此,以此来回溯重庆抽象艺术,不但能了解探究重庆抽象艺术的艺术家群落和生成机制,能够更好的还原重庆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家身份自律与语言探索的多元化体现,也借此记录下其为这座城市留下的文化意蕴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