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回民汉语方言语音词汇调查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546852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辖滨城区、沾化区和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博兴县、邹平县二区五县,滨州方言属于冀鲁官话。山东回民在地理上呈大杂居、小聚居特征,滨州市回民主要聚居在阳信县、无棣县两地,我们选取其中人口众多、最具代表性的回民村——阳信县刘庙村和无棣县五营村进行方言调查。
  就方言的语音特点来看,阳信县刘庙村回民和汉民的汉语方言主要区别在声调,回民有三个单字调,汉民则有四个单字调。无棣县回民和汉民的汉语方言主要区别在知庄章的今读,五营村回民知庄章二分现象明显,而汉民没有知庄章二分现象,但在调查中发现这是贯穿整个无棣县的地域差异,而非民族差异。
  就方言的词汇特点来看,阳信县和无棣县回民汉语方言中有相当数量的音译词和特色汉语词。音译词就是使用汉语的文字外壳,但语音和意义基本保留回民先民语言的特点。从语源上看,遗留下来的基本是阿拉伯语词和波斯语词。特色汉语词指回民在长期以来运用汉语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具有回族特色的词语。这些词汇主要是将一些汉语词汇通过创造性发挥,赋予了与普通汉语词汇功能不同的意义,更直接地表现了回族人民独特的文化心理。
  全文共分为五章:
  一、绪论,共分为四节,主要介绍了滨州概况、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意义、发音合作人情况。
  二、阳信县回民汉语方言语音分析。详细描述了阳信县回民汉语方言的语音系统、声韵拼合规律、语流音变及阳信县回民和汉民汉语方言的语音比较研究。
  三、无棣县回民汉语方言语音分析。详细描述了无棣县回民汉语方言的语音系统、声韵拼合规律、语流音变及无棣县回民和汉民汉语方言的语音比较研究。
  四、阳信县、无棣县回民汉语方言语音比较研究。从声、韵、调角度将阳信县和无棣县两地回民所使用的汉语方言的语音进行比较。
  五、阳信县、无棣县回民汉语方言词汇比较研究。分为音译词和特色汉语词两部分,将阳信县、无棣县两地回民所使用的汉语方言中不同于汉民的特殊词汇进行整理、分析。
其他文献
“河流”意象是莫言“高密东北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贯穿莫言小说创作历程的重要意象之一。莫言在各类访谈和演讲中也多次提到了河流之于自己的故乡和自己创作的重要意义。因此,对莫言小说创作中的“河流”意象进行系统性的解读与研究,有助于推动莫言意象系统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莫言小说再解读。  目前学术界对于莫言小说创作中“河流”意象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基于研究现状的不足,本文将通过文本细读、统筹整理等
学位
宗教与文学,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精神现象。新时期以来,宗教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中国文学在宗教文化中守望精神家园、开拓艺术资源,宗教文化价值观念也借由文学获得诗意观照。把握宗教意识与作家艺术个性、审美风格之间的联系,能够为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具有独特价值的视角。在这其中,马丽华和北村的宗教性文学书写无疑具有启示意义。马丽华全方位、大规模地对藏传佛教文化的描写,以文学的诗性观照,
学位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观念,除了绪论和结语,论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题为“贾平凹女性观念的基本形态”。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价值观和审美观相互渗透、影响,首先可从其性别观念入手探究其女性其价值观。他在中国传统“阴阳”哲学思想影响下认为男女的结合也是实现“阴阳合一”的途径,但从其小说文本中仍可见其“以阴辅阳”、使女性居于从属之位的观念。在涉及婚恋观的小说中,人物关系模式呈现出“妻妾
学位
《平凡的世界》问世以来,精英读者和大众读者对其的接受状况总体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一方面广受普通读者的热读与喜爱,作为影响无数人的现实主义文学经典名副其实;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书写代表的“学院派”声音则对小说保持一定程度的漠视与冷落态度,新世纪后才逐渐增添更加丰富的论述表达。本文将从整理《平凡的世界》的接受情况入手,分析“路遥现象”出现的原因,并由小说的改编作品及其二度传播接受,思考《平凡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已经完成经典化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之一,自问世以来就不断被阅读、评论、改编和阐释,在当代国人的文学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白鹿原》传播接受的具体过程,考察了多种传播路径对小说产生的影响以及普通读者对小说的评价和反应,观照了普通读者参与下其自身经典化的建构过程。  本文主要从文学生产、文学传播与读者接受三个方面来具体展开。  1990年代初出版业进行了市场经济下的全
辽宁作家在现当代文学工业题材的书写、工人形象的塑造方面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在不同时期留下了重要的文学遗产。尤其是“十七年”时期,工人题材小说成为辽宁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草明的《乘风破浪》、艾芜的《百炼成钢》等作品都在这一时期引发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上个世纪80年代,国企渐进式改革开始,辽宁作家的工人题材写作也随之发生变化。在90年代国有企业大规模的下岗潮中,胡小胡和孙春平在作品中对于下岗工人的描
学位
吴汝纶是晚清著名学者、古文家和教育家。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位“桐城派最后宗师”尚未有过系统的讨论,也未曾出现以吴汝纶作为研究对象专著。古文是吴汝纶不朽的功业,也是他一生学行的基础,所以研究吴汝纶的思想和创作,须从其文学活动入手,深入研摩文本,了解其继往开新古文理论和创作,才能全面把握吴汝纶生平学行大旨及其他方面的思想。本文以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再次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吴汝纶以古
学位
学位
五四以来,以西律中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论研究的大趋势。对《文心雕龙》和《文选》的褒扬或批评,往往关注于二书是否区分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以往我们异常重视萧统的文学身份而忽视他的政治身份。萧统是梁武帝寄予厚望的皇位继承者,这是对他认识的出发点。刘勰的人生观里有着强烈的立功意图和阳刚进取精神。对于刘勰来说,“垂文”只是“穷”时的“独善”,他更在意的是建功立业,成为国之栋梁,处理军国事务。从他们的身份定位
格非以精英立场写作,知识分子是他小说中出现频率最密集、样态最丰富、涵义最宏广的一类人物。在形式实验、先锋转向及至后先锋时期,他始终在向“真正的知识分子写作”靠拢,因为他认为作家应该不断反思眼前绝望的生活,文学需要给人类焦灼的心灵提供希望和价值依据。这也是格非30余年创作轨迹的“变中之未变”。若以精神救赎方式的不同为依准,格非在不同创作期所塑造的知识分子可分为四种类型:心理病变的疯子、灵魂污浊的伪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