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是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企业。它具有一般企业的基本特征,但又具有与一般企业不同的特殊性,一是由于其经营的商品——“货币”具有特殊性,二是银行的经营方式有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银行是一个高负债的企业,银行凭着经营特许和资本充足率的杠杆效应,通过不断增加负债,带来资产高速扩张;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高风险。 一旦银行经营风险转化成现实损失,形成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和其在一国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不仅可能导致银行自身的破产,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表明,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过高一直是银行破产和银行危机的主导性原因之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从1980年以来,各成员国由于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过高引发的金融问题占所有发生金融问题的66%以上,而由于不良资产比率过高引发金融危机的占58%以上。 我国银行业曾经是、目前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以经营存贷等传统业务为主。因而银行业的风险主要就表现为信贷资产的风险,即不良资产的问题。不良资产的出现和发展,如不能及时加以控制和解决,累积到一定程度将逐步吞噬银行的资本金,危及存款人的利益,最终酿成挤兑形成金融风暴或危机,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造成不良资产的因素很多,有内部管理弱化的原因,有外部政策、环境干扰,还有借款企业的生命周期等因素。但在特定的阶段和时期这些因素起作用的程度不同,每个阶段都有其主导性的因素在决定不良资产的主趋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外源性的非正常扰动将趋于减弱,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决定性在增强,也即在外部非可控因素逐步被排除或稳定后,银行自身可控或部分可控的因素在不良资产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加大了。 因此,我国银行业亟待解决这样的命题:只有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将自身可控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不良资产化解和防范的任务才可能完成。但这一命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尤其是如果研究后提出宽泛的甚至是空洞的建议措施,对于解决我国现有不良资产存量和逐步暴露的增量,于事无补。必须针对我国银行经营管理的实际,提出有操作性的、具体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用于经营管理才能有实效。 本文从分析我国银行业不良信货资产的现状入手,描述和分析了不良资产的成因,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提出在我国市场经济基本确立和社会信用环境逐步改善的背景下,管理弱化和管理体系的缺陷是形成不良资产恶性累积和难以消化的根本原因,并探索导入15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原则、框架和方法,建立、实施我国银行业信货资产质量标准管理体系,以求能解决银行业不良资产的问题。 章节的安排: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业界主要研究动态和成果、本文研究的方法、思路等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主要是介绍全面质量管理和标准化体系构建的理论。 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主要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一般分析和实证分析,从研究我国不良资产现状入手,重点剖析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通过样本解剖得出影响我国不良资产产生的长期、稳定的决定因素是内部管理的结论。 第四部分为第五章、第六章。并通过对我国现行信货管理模式的评介,找出其中的不合理部分,阐述引入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第五部分为第七章、第八章(结语)及附录一、二,具体设计拟用于样本市某商业银行实际运用的信货资产质量手册和指导原则。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货资产;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