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枯雷尔式菌(Ralstonia solanancearum)引起的烟草青枯病(Tobacco Bacterial Wilt)是我国最严重的的土壤传播烟草疾病。烟草青枯病广泛分布在在全国各地区,严重制约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本研究旨在对烟草抗青枯病突变体进行鉴定和遗传分析,并进行抗性基因的定位。主要用到的突变体材料为:486-K、633-K、117-K。首先,分别在安徽宣城和福建宦溪对突变体材料进行农艺性状测量和田间青枯病抗性鉴定,并结合室内接种鉴定的结果建立稳定的烟草青枯病抗性鉴定体系;其次,通过田间病情调查对突变体的青枯病抗性规律进行遗传分析;最后,利用BSA混池测序、SNP位点检测等对突变体进行抗性基因定位,为培育烟草抗青枯病新品种提供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017年和2019年分别对安徽宣城和福建宦溪种植的突变体486-K、633-K和诱变亲本翠碧一号进行农艺性状的测量。结果表明,2个突变体与翠碧一号相比,单株表型为整体较矮小,而烟叶数无显著变化(p>0.05)。田间病情调查发现,2个突变体的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抗性品种岩烟97(p<0.05),表明在田间的抗性高于抗病品种岩烟97。2.利用野生型品种翠碧一号、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和抗病品种岩烟97为对照材料,对突变体486-K和633-K进行室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采用伤根浸泡法确定室内鉴定的最适青枯菌液浓度为3.8×108 cfu/mL(OD600=0.3)。2个突变体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抗性品种岩烟97(p<0.05),则抗性高于岩烟97。将安徽、福建田间的发病率分别与室内鉴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915和0.933,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3.以诱变亲本翠碧一号为母本,突变体486-K、117-K为父本,构建F1及F2群体,并进行群体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卡方检验发现2个突变体F2代各病级株数呈正态分布,均存在一定性状分离。数量性状的混合模型分析发现突变体117-K的最优遗传模型为2MG-A,表示抗性是由2对加性效应的主基因控制;突变体486-K的抗性遗传方式是2对主基因为加性、显性和上位性作用,模型为2MG-ADI,部分上位性效应影响较大,包括显性与显性的互作等,2个突变体的主基因遗传率均高,分别为78.57%和88.34%。4.在安徽宣城种植翠碧一号×突变体633-K F2群体,取极端抗、感株系各20株进行BSA混池测序性状定位。筛选到evm.TU.Hic_asm_12.2330、evm.TU.Hic_asm_13.3107、evm.TU.Hic_asm_20.424、evm.TU.Hic_asm_20.1244、evm.TU.Hic_asm_20.1909、evm.TU.Hic_asm_20.1909、evm.TU.Hic_asm_23.254共7个候选抗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