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与教师的现有教学水平之间形成的矛盾与反差显露无余,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教材、教法与评价等的接受会经过无所适从到逐步适应的阶段,这期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势必因此有所波动,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起伏将影响教师的教学动机和职业紧张状况,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师生关系协调,从而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与开展。本研究正是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关注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教学动机和职业紧张等心理状况。 通过对调查数据予以分析和说明,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课程改革以后,参与课改的教师无论与自身纵向相比,还是与未参加课改的教师横向相比,其一般教育效能感显著上升,而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则(显著)下降; (2)课程改革以后,参与课改的教师与自身纵向相比其内部动机有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外部动机则有显著地上升趋势;其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都(显著)高于未参加课改的教师; (3)课程改革以后,参与课改的教师无论是与自身纵向相比,还是与未参与课改的教师横向相比,其“职业任务”和“个体紧张反应”方面均呈现(非常)显著地上升趋势,而在“个体应对资源”方面除休闲是显著降低外,其余无显著的差异; (4)不同特征和类别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学动机”和“职业紧张应对”在课改前后的变化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 (5)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学动机和职业紧张应对密切联系,教学动机与教学效能感相互作用显著;而职业紧张应对直接显著影响教学动机,间接影响教学效能感。 依据这些现象的成因分析,本研究在教师心理辅导和保健、师资专业化培训、教师评价机制等方面均得到不同角度的启示,由此寻求增强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学动机、消解教师紧张和压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