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汉字是独特的文字,具有浓厚的表意性。文字最可靠的来源便是图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抽象的文字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转化为生动、形象、立体的图画,让文字“活”起来。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整理研究材料并详细论述图画式识字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对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造字法总结出具体的教学策略,用以指导教学实践,进而对图画式识字教学提出具体的思考。本论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三章、结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是独特的文字,具有浓厚的表意性。文字最可靠的来源便是图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抽象的文字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转化为生动、形象、立体的图画,让文字“活”起来。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整理研究材料并详细论述图画式识字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对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造字法总结出具体的教学策略,用以指导教学实践,进而对图画式识字教学提出具体的思考。本论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三章、结语和附录部分。绪论部分交代了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为更好地引出下文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一章是小学低学段图画式识字教学概述。通过研究各种相关材料,图画式识字教学特点主要包括直观丰富性、即时便捷性和文化传承性;其可行性是在文字的表意特征、小学生形象思维的要求、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上提出来的,并结合现有识字教学误区分析;其应用原则包括目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以及灵活性原则。图画式识字教学具有生动形象、见字识意和触类旁通等优势。第二章是小学低学段图画式识字教学应用策略,也是本论文的重点内容。采用“六书”的分类方式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方法理据进行分析论述,从文字本身特点以及相关研究材料总结出教学应用策略,用策略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本章主要围绕“理论依据+应用策略”的方式对典型例子进行设计分析。根据不同造字法的应用策略包括图文对照,联想析义;明确意符,据形索义;拆分组合,溯源析义;分合溯源,系统比照。第三章是小学低学段图画式识字教学思考。包括师范生专业培养思考、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思考和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法多样化三方面。结语进一步反思了本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希望能够为教育研究的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在英语已成为国际通用语的时代背景下,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高中英语教师普遍忽视高中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致使许多高中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不高。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相继颁布,高中英语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认识到培养高中生英语语用能力的重要性。本研究以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课的六位高中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为研究语
课堂交际对外语学习有重要意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际活动会助其提高外语学习效果,但随着年龄增长,初中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主动性降低,课堂积极发言的人数减少(余立,张烨2006)。而在较为薄弱的农村基础教育中,这种现象更应引起关注。那么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的参与情况如何?阻碍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参与英语课堂的因素有什么?这值得深入探究。目前,国内有关学生课堂参与的研究主要集中与高等教育,对初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块作为教材设置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成为广大师生关注的焦点,因此,要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综合性学习模块。但由于教学方式的桎梏以及活动安排和要求欠具体明确,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块的教学效果未尽人意。本论文是建立在对其它教材中各类综合性学习模块进行深入细致梳理的前提下,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模块所进行的探究,主要是通过对部编版六册初中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学
高中英语写作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的比重日益提升,引起了教师的关注,为高中英语教学指明了探究方向。然而,在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多以词汇、语法和句型等语言知识层面的指导为主,缺乏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因而学生的作文仍存在着汉语思维、语言碎片化、行文混乱、内容空洞等逻辑和结构问题。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一种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组织写作教学的方式,其本质是将阅读思维转化为写作技巧。
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样也是增加英语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必要手段,英语阅读水平常常被用作衡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较为全面的尺度。随着高考英语的改革,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学习阶段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现阶段教师和学生的迫切要求之一。然而在实际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授课模式较为单调、轻视对重难点的掌握、语篇类型分析不透彻等一系列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一方面可以将知识通过图形的方式联系起来,有逻辑地表现知识体系的生成过程并形成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捕捉发散思维并把它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它可以梳理阅读过程的思维活动并把思考结果整理成图表,形成文本的知识结构。本文从实际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诸多方法,通过整理研究思维导图应用的理论依据,将思维导图与文本层次结合,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用以指导教学实
散文是一种极具个性特点的文学体裁,它包括了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等多种类型。其篇幅或长或短,语言风格各异,或质朴平实,或凝练简洁,或生动传神,因此散文被多次选进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成为中小学生语文学习需要重点掌握的文学体裁。但是目前的散文课堂教学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由于很多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散文这一文体的特征,并且对散文文本的分析还不够深入,从而导致了散文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语文名师凭借多年的教学
课后练习作为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教科书课文系统的补充与指引,而且是测验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手段。自2018年起,部编本教科书在全国各省市全面推行,成为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初中语文教科书中选取了40篇古诗文(包含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如《古代诗歌四首》算作一篇),约占教材的28%。古诗文的研习,不仅是语言文字掌握的重要方式,更传承了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古诗文课后练习的讲授,
纵观部编版的语文教科书,可以发现小说这一题材的选文占据一定的比重。作为深受读者喜爱的文学体裁之一,我们小说阅读教学的课堂还留存着各种的问题,比如:语文课像政治课、机械地搬弄辅导书内容等。这就导致学生们失去探索文章的兴趣,同时也限制了学生们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因此,尝试探究合适的小说阅读教学就变得尤其重要。语文名师作为语文界的领头人,是一线教师学习的楷模。他们不仅有独树一帜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