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开展的研究基于城镇居民消费方面有关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纵向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速低于同期整体经济以及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国际横向比较看,我国居民平均消费支出水平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理论背景方面,关于中国总消费不足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的研究,主要关注收入方面的因素,包括收入分配状况、收入水平、流动性约束与不确定性等方面,忽视了消费环境的影响。没有有效的“消费环境”,居民的“收入”无法转变成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消费”。消费环境是指由商品的生产、流通和城市商圈空间布局决定,对消费者实际消费具有直接影响的一些外部因素,既包括与消费场所的距离,也涉及可供选择的商品种类、质量、品牌、服务水平等因素。商品流通中的现代组织形式连锁商业直接构成消费环境的一部分,还通过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包括采购、定制化生产等形式)间接影响消费环境。本文通过构建消费环境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微观机制和理论模型来分析消费环境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同时还利用面板数据在实证上研究连锁商业发展以及重点连锁业态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理论研究主要结论是:一、消费环境对需求曲线有两类影响机制。第一类影响机制是消费环境能够影响单位商品及服务消费的边际效用以及其递减的速度,进而影响均衡消费。第二类影响机制是消费环境既能够影响单位商品及服务消费的边际效用以及其递减的速度,又能影响商品或服务消费数量与闲暇时间之间的替代效应,改变消费者的闲暇时间,从而对边际效用产生间接影响。二、在消费环境对供给曲线没有影响但对需求曲线有影响的前提下,如果实际与期望消费环境状况均为正面,且实际消费环境好于期望消费环境,则超过消费者预期的消费环境将提高消费者的支出水平;如果实际消费环境状况为正面,期望消费环境状况为负面,那么实际消费支出将大于期望消费支出。即决定消费者支出的根本性环境因素是实际的消费环境状况。三、在消费环境同时对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有影响的前提下,通过改善消费环境来拉动消费应考虑消费环境改善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增加的同时,考虑生产与流通成本增加带来的价格上升。如果消费环境改善对消费者能承受的价格的影响大于消费环境改善对供给成本的影响,那么均衡的消费需求量增加,此时均衡的消费支出也增加。四、从消费环境的角度来说,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消费模式的必要条件是:增加可持续性商品的效用,促使消费者将生态环境的影响纳入效用函数;降低高持续性商品的供应成本,并提供种类丰富、选择范围广范的商品组合。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是:一、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及变化趋势方面。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增速落后于同期收入的增速,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服装、耐用消费品,以及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的比重显著上升;消费者更加注重价格以外的因素,包括商品或服务的品质、性能、品牌,以及消费过程中的服务;居民消费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容乐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二、连锁商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方面。连锁商业企业对商品生产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将通过纵向一体化、合作或定制生产等方式,实现商品设计、制造、物流以及销售的高度融合;随着居民的消费结构将从实物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连锁休闲娱乐及服务类商业企业将迎来发展契机;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将依托线下优势发展电子商务。三、连锁商业对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连锁商业发展对消费支出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分收入等级来看,连锁零售业对收入相对较高省份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显著性水平比较高,但对收入相对较低省份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显著性水平比较低。连锁商业发展对平均消费倾向也具有显著影响;分收入等级来看,连锁零售业对收入相对较高省份居民消费倾向影响的显著性水平比较高,但对收入相对较低省份居民消费倾向影响的显著性水平比较低。四、连锁商业发展对快速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影响:连锁商业对部分快速消费品商品的支出具有显著影响。从全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来看,连锁商业对收入相对较高省份城镇居民在蛋类、水产等单价较高商品支出的显著性水平较高。从上海分收入群体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来看,以快速消费品为主要经营内容的连锁超市对城镇居民的快速消费品消费具有显著影响。连锁商业发展对服装消费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对家庭耐用品消费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不高。从全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来看,收入较高省份连锁零售业发展对服装消费支出影响的显著性水平较高,但是对家庭耐用消费品支出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不高。从上海分收入群体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来看,连锁百货对服装消费支出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也较高,与全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