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结核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全世界现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每年新增800-10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300万人。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继发性肺外结核,其中一半累及脊柱[1],由于其致残率高,目前对有适应症的患者均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脊柱结核患者术前常伴有免疫功能紊乱,外科手术所引发的创伤性炎症反应可加重免疫功能紊乱。探索围术期细胞因子的平衡,是近年来麻醉学研究中所关注的课题。研究证明,人体内的细胞因子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机体内一种重要的平衡机制,即细胞因子平衡。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分别是这两种细胞因子的典型代表。关于不同麻醉方法对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IL-6、IL-10的相关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监测脊柱结核病清术病人围术期IL-6和IL-10的变化,探讨IL-6和IL-10在脊柱结核病清术病人围术期的变化趋势,并对两种麻醉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为临床麻醉方法的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监测脊柱结核病清术病人围术期IL-6和IL-10的变化,探讨IL-6和IL-10在脊柱结核病清术病人围术期的变化趋势,并对两种麻醉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为临床麻醉方法的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40例脊柱结核病清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异丙酚组(IV)组和异氟醚(IH)组,其中男24例,女16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9~52岁。所有患者无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术前1个月内无感染、发热,体重在标准体重的30%内,均未接受放、化疗,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激素类药物。病人入手术室后开放外周静脉,1小时内补充乳酸林格氏液1000ml。IV组依次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5~0.3mg/kg、芬太尼2u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诱导,3分钟后单腔气管插管,静脉持续输注异丙酚5-12mg/kg/h维持麻醉,根据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调节用量,当血压、心率波动范围超过基础值20%以上时,酌情追加0.05-0.1mg芬太尼、维库溴铵0.04/kg。IH组麻醉诱导同IV组,气管插管后吸入异氟醚麻醉维持,维持呼吸末异氟醚浓度1.3-1.5MAC,其余同IV组。术中两组均采用定容模式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2次/分钟,吸呼比1:2。本研究所有手术均于上午进行,且由同一组外科医生做手术,术后两组病人应用相同的镇痛、消炎药物。常规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0-40mmHg。术中补液选用6%羟乙基淀粉及乳酸林格氏液。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切皮后2小时(T1)、停麻醉药后即刻(T2)、术后1小时(T3)、术后24小时(T4)采集中心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的浓度。各组实验结果均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两标准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上述结果进行处理,以P<0.05作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检验标准。
结果:
两组血清IL-6浓度切皮后2h明显上升,与术前水平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中及术后IL-6水平继续升高,至术后1h达峰值,至术后24h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麻醉前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IV组停麻醉药即刻IL-6浓度低于IH组(P<0.05)。其它时间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血清IL-10浓度切皮后2h明显上升,与术前水平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至术后1h达峰值。至术后24h,两组血清IL-10浓度较术后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组间比较,切皮后2h两组IL-10浓度无显著差异,停麻醉药即刻两组IL-10浓度无显著差异,术后1hIV组IL-10浓度显著高于IH组(P<0.01),术后24h IV组IL-10浓度高于IH组(P<0.05)。
结论:
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IL-6和IL-10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一方面能够抑制促炎性因子IL-6的生成并减轻其炎症反应的程度,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抗炎性因子IL-10的生成,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平衡,减轻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其效果优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可在临床工作中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