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与金融,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资金交流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的联动关系。当前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地方融资方式将财政与金融捆绑在了一起,地方政府急切的需要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来缓解地方债务压力,在这一点上,市政债券无疑是切实的选择。然而,国际上层出不穷的经济危机时刻提醒着人们,在灵活运用市政债券的同时,要注意市政债券对财政金融风险联动的影响作用。在此,本文运用资产负债的分析方法,详细阐述了财政金融风险的联动机制,整体上把握风险传导的各个途径,为论述市政债券发行对财政金融风险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市政债券是地方政府融通资金的重要金融工具,它连接着财政与金融两大系统,不仅可以克服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其他融资渠道的弊病,有效解决期限错配、规范融资渠道等问题,且若运用得当,能够通过其制度设计,起到弱化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联动的重要作用。然而市政债券作为跨越财政金融两个系统的融资工具,其本身也存在市场风险、财政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可能影响到财政金融风险联动的因素,尤其是信用风险,迫于地方债务的巨大压力,地方政府的意愿发债额度,与市政债券的安全规模往往存在不对称的关系,在这一点上通过市政债券融资存在安全隐患。对市政债券的运用是否得当,与地方政府的发行规模密切相关,因此有效的控制发行规模,对于防止由发行债券引起的财政金融风险的传递有重要作用。本文在这一方面结合地方自主发省市(即上海、江西和宁夏)的相关数据,对其安全的发债规模做了初步测算,以供其他城市参考。目前,中国已经认识到了发展市政债券市场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开展试点工作,但是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市政债券仍旧相去甚远。总体上看,在财政金融环境上有待完善,具体的说,在市政债券的具体运作模式上仍然有许多空间。本文就市政债券在中国发行的各项配套制度给出了具体的建议,相信只有事先规划好运作模式,市政债券未来的发展才能够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