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掌握喀斯特区土壤有机碳转化规律以及有机碳和无机碳之间的关系,提升对喀斯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微生物学机制的认识。本研究以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区典型石灰土为供试土壤,设3个氮磷比(N/P为28、10和5),以不添加13C-CaCO3处理(NP1、NP2和NP3)为对照,另外设置3个添加13C-CaCO3处理(NP1C、NP2C和NP3C),共6个处理。在室内模拟培养条件下培养100天,利用13C同位素示踪技术、氯仿熏蒸法以及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外源碳酸钙对不同氮磷比石灰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及其微生物机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添加13C-CaCO3培养100天后,CO2产生速率表现为1~10天迅速下降、10~15天缓慢下降和15~100天缓慢下降阶段。100天培养结束时各处理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和累积矿化率以处理NP3C较好;添加13C-CaCO3的处理(NP1C、NP2C和NP3C)的激发效应依次为8.84%、16.20%和25.48%,在1~5天内抑制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表现为负激发效应,5~100天表现为正激发。添加13C-CaCO3的处理(NP1C、NP2C和NP3C)土壤“表观累积矿化量”中依次有15.14%、19.67%和28.62%的碳来源于13C-CaCO3。碳酸钙的添加能改变土壤有机碳的矿化,氮磷比较高的石灰土积累有机碳的能力强。(2)添加13C-CaCO3之后,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表现为NP1C>NP2C>NP3C,与NP1C处理的MBC含量(第5天)相比,NP2C和NP3C处理分别降低了24%(p>0.05)和35%(p>0.05),13C-CaCO3加剧了不同氮磷比石灰土有机碳的矿化,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氮磷比高的石灰土有机碳较为稳定。(3)添加13C-CaCO3降低了土壤细菌、真菌种类的多样性。聚类分析和属水平上的双聚类热图表明添加13C-CaCO3后NP3C处理对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细菌的主要优势门类是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真菌的主要优势门类为Ascomycota(子囊菌门)。环境因子聚类分析表明氮磷比对细菌、真菌群落有显著影响,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与氮磷比呈极显著负相关,B asidiomycota(担子菌门)与SMBC呈极显著正相关,Ascomycota(子囊菌门)与氮磷比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添加13C-CaCO3会抑制土壤有机碳矿化,氮磷比较高的石灰土较为稳定。添加13C-CaCO3后NP3C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土壤真菌受氮磷比的影响较大,真菌对碳循环起重要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