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份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回购其本身发行在外的股份,以达到减资或调整股本结构等目的的一种公司理财行为。它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因于公司规避政府对现金股利的管制,在过去的四十几年中,股份回购在西方证券市场上经历了一个数量(每年发生的回购次数)从少到多、规模(单次回购数量)从小到大、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最早始于1992年,近几年来,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和新《公司法》的实施,进行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每年呈现递增趋势,股份回购在我国资本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具有代表性时期股份回购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目的进行研究。
一、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是对国外股份回购目的的阐述,并对我国政策背景下股份回购的特有目的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下文研究的基础。
笔者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披露目的描述的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股份回购目的信息披露进行研究,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存在隐藏目的的可能性,进一步结合实际对股份回购三种隐藏目的及其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通过案例统计实现对三种隐藏目的的论证。笔者进一步利用研究的结果,对我国上市股份回购目的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和展望。
二、主体结构
文章第一部分是股份回购目的的一般分析,包含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回顾与归纳。该部分对国外股份回购的八种目的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我国特有的政策背景——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分置改革,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所特有的目的。
第二部分为本文的重点章节,第1节是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披露目的的系统描述。在第2节,笔者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目的信息披露进行研究,指出其信息披露特点是以大股东利益为中心,管理层对外披露,这样就导致了有损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股份回购目的被隐藏,引出下文对股份回购隐藏目的的分析。第3节结合股份回购具体情况对三种隐藏目的展开阐述,并分析了三种隐藏目的发生时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如何。第4节案例统计分析部分是对上一节观点的论证,笔者对1999年至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案例进行了全面研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股份回购三种隐藏目的的存在进行了证明。第5节是个案研究部分,笔者选取了两家上市公司,较为详尽地展示了对其股份回购披露目的的验证过程和隐藏目的的分析过程,其中,披露目的的验证过程具有代表性,体现了笔者对其他案例披露目的的验证思路。在最后一节,笔者利用前文研究的结果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目的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是股份回购目的的国际比较研究部分,笔者将第二部分的研究成果与国外股份回购目的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得出相对国外而言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所独有的目的和尚未出现的目的,并对此逐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产生差异的原因亦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第四部分为政策建议和展望。笔者认为,股份回购隐藏目的存在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主客和客观两个方面,因而,文章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隐藏目的的建议。同时,基于第三部分国际比较研究结果,笔者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进行了展望。
三、本文创新
国内关于股份回购目的(动机)的研究文献大多是基于对国外股份回购理论的检验,或者是结合国有股减持进行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研究点比较单一,研究面比较狭隘,基本上都是国有股减持背景下的非流通股定向回购。在案例方面仅仅也局限于99年和00年的几起案例,例如“申能股份”、“海立股份”和“长春高新”。
本文的立足前人研究成果,在研究角度、思路、和范围上有所创新,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股份回购目的的信息披露问题。
第二,国内对于股份回购隐藏目的的研究较少,偶有涉猎也不全面和深入,本文对股份回购隐藏目的进行全面的研究,基于“问题产生的原因——对问题进行分析——案例统计验证——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三种隐减目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三,案例比较全面,笔者搜集了1999年至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36起股份回购案例,包括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回购,并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
第四,从多个角度较为全面地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