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从膳食营养的角度探索膳食模式饮食种类中对燃煤型氟中毒发病危险有影响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氟中毒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探索对燃煤型氟中毒预防有利的健康膳食模式,更好的应用于我国居民合理的膳食指导和燃煤型氟中毒的综合防治。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2015年6月至9月,我们在贵州省织金县开展了关于膳食模式与燃煤型氟中毒的1:1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均来自在氟中毒病区居住超过10年的200名成人氟中毒患者,同时按性别和年龄(±5岁)1:1匹配在上述地区招募200名无骨科相关疾病且居住时间超过10年的成人作为对照组。2.问卷调查:采用面对面的访谈方式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应用结构化问卷收集燃煤型氟病区调查对象的膳食摄入情况、生活方式、人口学特征和其他非膳食的影响因素等情况,通过食物频数表(75条食物条目)详细记录每个人的膳食摄入量。3.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得到的问卷均采用epidata3.0软件将调查问卷进行双录入,并逐一核对。各食物类别在经食物成分表转换后,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的标准,计算三种膳食指数(DQI-I、AHEI、aMED)的得分情况。同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针对本次调查研究的3个膳食模式,并得到个体的因子得分情况。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本情况特征,根据调查的内容及资料要求采用配对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将以上3种不同膳食指数得分高低分别分为四个层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分析3种不同膳食模式得分分级与燃煤型氟中毒的关系。以最低膳食模式得分组为参照组,计算其它三个层次的优势比(odds ratio,OR)及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模型1仅校正能量。模型2在校正能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校正社会因素(本次研究社会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居住年数、人均年收入、是否炉灶改良、燃煤种类、炉火烘烤粮食、吸烟情况、玉米辣椒使用前是否淘洗)。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1.本次研究最终一共纳入200名合格的氟中毒病人(男性87人,女性113人)与200名经匹配合格的对照(男性87人,女性113人),男性的平均年龄为51.14岁,女性平均年龄为48.42岁。2.在对三个膳食指数的膳食模式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本次氟中毒地区人群三个膳食指数得分处于中下水平,本次研究发现膳食指数得分越高,发生燃煤型氟中毒的风险就越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dqi-i、amed、ahei的最高组得分与最低组得分比较,经多因素校正后or(95%ci)依次为0.52(0.34,0.80)、0.35(0.20,0.61)和0.44(0.27,0.71)。在dqi-i膳食质量评分中的充足性评分方面,在校正多因素后,评分高于中位数者发生燃煤形氟中毒的危险性降低31%(6%,50%)。3.本次研究还探索了因子分析的3个膳食模式,其中依次为高坚果-菌藻-奶类模式、高玉米-土豆-瓜类模式和高肉类-油炸食品模式。经多因素校正分析后,发现燃煤型氟中毒的发病危险随着高坚果-菌藻-奶类模式的因子评分增加而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趋势检验p<0.001)。与得分最低组相比,得分最高组发生燃煤型氟中毒的危险降低77%(57%-82%)。高玉米-土豆-瓜类模式提示可能与燃煤型氟中毒的发生存在显著的正向剂量反应关系(趋势检验p值均<0.05)。在进行多因素校正后,得分最高组与最低得分组相比or及95%ci为2.22(95%ci1.47-3.34)。但是未发现高肉类-油炸食品模式与燃煤型氟中毒的发生具有统计学差别。结论:1.膳食质量的提高,尤其是膳食质量的多样性、充足性和总体平衡性方面,对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居住的居民患氟中毒(氟斑牙及氟骨症)危险的降低有着重要的意义,amed膳食指数评分较dqi-i和ahei,更能较敏感地反映膳食质量和燃煤型氟中毒发病危险的联系。2.高坚果-菌藻-奶类模式是燃煤型氟中毒的保护性膳食模式;高玉米-土豆-瓜类模式可明显增加燃煤型氟中毒发病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