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围绕翻译批评领域中的“文学翻译批评模式”问题展开研究。对翻译批评模式的讨论要以系统的翻译批评理论为基础,本论文首先通过回顾中西翻译批评理论的大致发展以及当今翻译批评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而探讨了翻译批评理论与翻译理论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翻译批评的原则、主客体,这两个步骤对各派的批评理论作了系统的梳理和罗列,为之后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模式打下基础。相比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应用文体的翻译,文学翻译的评价性研究往往涉及到更多纯翻译理论以外的东西,如原语和目标语背景文化的差异,译者对作品的艺术鉴赏力,以及原语风格能否通过目标语再现等问题。文学翻译批评总是与“翻译风格”挂钩,而风格的翻译往往会牵涉到“译文对原文忠实与否”问题的讨论。本文认为,翻译的忠实程度不仅仅只是对照原文展开,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工具,必须把目标语文化、读者的反应和译者的风格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从目标语文化视角提出的该批评模式与“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相呼应,有利于对译文更加客观的评价。同时,该模式的提倡更便于目标语言表达方式在翻译风格中的积极发挥,将目标语和源语的语言特色结合,共同再现原文的风格美,既保留原文的风格,又融入目标语言的特色,真正做到“文化交流”,使更多的目标语读者通过翻译(尤其是非专业的大众读者)生动自然地欣赏到原文的魅力。在正式提出该文学翻译批评模式前,本文还对文体翻译中的“信达雅”标准以及文化因素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之后便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将该模式应用于实例中,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戴乃迭版本和霍克斯版本)做了初步分析。在对比了两译者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取向以及翻译策略后,将该模式应用于部分摘选的例句,以证明其可行度以及重视目标语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