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基于中国二元结构下城乡居民消费存在差异的现实,从省际层面简要提出了各地区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差异的分析框架。对Lettau和Ludvigson(2001)提出的模型进行改进,通过理论分析引入信用卡数量作为自变量,并分析了各因素影响居民消费的机制。通过2008年4季度至2012年4季度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和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均居民收入、股票流通市值、房价指数和信用卡数量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得到以下结论: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地位不可动摇;房价上涨挤出农村居民消费、促进东中部城镇居民消费;股市影响西部居民消费不显著、农村居民受负面影响;信用卡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颇具潜力。从而本文建议: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削弱户籍制度的束缚,利于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发挥城市群的辐射效应,带动部分欠发达地区发展,从而提升地区“素质”,利用居民消费增长;深化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加强居民科学投资知识教育;促进信用卡行业健康发展,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此外,本文根据实证结果还得到一个不同的认识,即在强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同时,应注意现有股市状况不适宜农村居民投资的实情,而应该更多关注非金融财产收入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