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认知需求及患者的行为特征;2.以心理应激多因素作用过程及认知疗法为理论基础,对围手术期宫颈癌患者及家属进行短期的认知干预;3.评价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和行为特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化对照试验设计。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对90名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患者的行为特征进行预调查,确定干预方法、干预手册及评估工具后,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108例住院宫颈癌患者为实验对象,入组后被随机分配入患者+家属组、患者组、对照组各36例。在围手术期间对患者+家属组实施家属同步认知疗法,患者组仅对患者实施认知疗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在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C型行为量表,通过患者自评,测定其一般资料、焦虑抑郁状况及C型行为特征,分析干预效果。结果:1.预调查显示:90例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焦虑SAS标准总分为30~70分(平均50.15±7.99)分,焦虑阳性率为47.80%。抑郁SDS标准总分为40-69分(平均55.06±6.01)分,抑郁阳性率为80.00%。患者家属的焦虑SAS标准分为25~69分(46.20±10.09)分,焦虑阳性率为33.30%。患者家属的SDS抑郁标准分为29~71分(52.51±7.77)分,抑郁阳性率为63.30%。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标准分与其家属的焦虑标准分、抑郁标准分分别呈正相关(P<0.01);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抑郁标准分与其家属的抑郁标准分呈正相关(P<0.01)。2.干预基线调查显示: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标准分为50.64±7.86分,焦虑阳性率为75%;抑郁标准分为55.03±6.15分,抑郁阳性率为85.1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有年龄,手术方式及C型行为量表中的愤怒向内。患者C型行为量表各维度得分与国内女性常模比较,除愤怒向内维度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在焦虑、抑郁、愤怒(向内)、克制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国内女性常模,在愤怒(向外)、理智、乐观和社会支持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国内女性常模,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干预后资料分析:(1)心理状况:三组间焦虑、抑郁得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三组焦虑、抑郁得分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与干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1)。三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得分差值的方差分析及两两之间的LSD-t检验结果显示:三组间焦虑、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73.120,P<0.001)和(F=85.949,P<0.001),干预后各组焦虑、抑郁标准分下降程度为:患者+家属组>患者组>对照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行为特征: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C型行为量表中除焦虑、抑郁、乐观、社会支持维度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维度的时间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维度干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维度的时间因素与干预因素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三组干预前后乐观、社会支持维度得分差值的方差分析及两两之间的LSD-t检验,结果显示:三组间乐观、社会支持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F=7.162,P<0.01)和(F=11.946,P<0.001),干预后各组乐观、社会支持维度得分提高程度为:患者+家属组>患者组>对照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表现突出,且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存在相关关系。2.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具有C型行为特征。3.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入院时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且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及行为特征有关。4.家属同步认知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且对其C型行为特征有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