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K1在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h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慢性肝病长期发展,可导致肝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全球每年因肝硬化死亡病例约120万,我国约占其中11%,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的疾病负担之一,而治疗手段有限。肝纤维化的最典型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异常沉积和分布,其核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阐明肝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对阻断甚至逆转纤维化的发生与进展具有重大意义。ECM是调控HSCs活化和肝纤维化的关键要素之一,基质细胞蛋白为ECM主要成分之一。SPOCK1属于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CR)家族,研究报道其在肿瘤生长、转移、存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索SPOCK1在HSCs活化及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肝纤维化的干预提供新的潜在靶点。方法:第一部分:(1)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GSE25097中正常及肝硬化组织中SPOCK1与肝纤维化指标α-SMA表达的相关性;(2)免疫组化、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人和大鼠正常及肝硬化/肝纤维化组织中α-SMA及SPOCK1的表达;(3)原位灌流-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R-HSCs),RT-qPCR、Western blot检测静止及活化的R-HSCs中α-SMA及SPOCK1的表达;(4)免疫荧光检测人肝硬化组织及活化的R-HSCs中SPOCK1的定位。第二部分:(1)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多种促纤维化生长因子(TGF-β1、PDGF-BB、CTGF、VEGF)对SPOCK1表达的调控;(2)使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SPOCK1基因启动子区域内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使用RT-qPCR、Western blot、荧光素酶报告基因、Fox M1 si RNA、PI3K或ERK抑制剂、染色质免疫沉淀(Ch IP)等方法阐明HSCs中SPOCK1表达上调的机制。第三部分:(1)利用慢病毒感染,构建SPOCK1低/高表达细胞;(2)干扰SPOCK1表达后,RT-qPCR、Western blot、CCK-8、Transwell实验检测HSCs活化、增殖、迁移能力变化;(3)干扰SPOCK1表达后,使用PDGF-BB孵育,研究干扰SPOCK1对PDGF-BB促纤维化作用的影响,并检测细胞增殖、迁移相关基因(cyclin B1、cyclin D1、cyclin E1、MMP2、MMP9)的表达变化。第四部分:(1)慢病毒干扰/过表达SPOCK1,以及使用重组人SPOCK1蛋白(r SPOCK1)孵育HSCs,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APKs通路(ERK、JNK、p38)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变化;(2)使用抑制剂LY294002抑制PI3K/Akt通路,RT-qPCR、Western blot、CCK-8、Transwell实验检测抑制PI3K/Akt通路对SPOCK1所调控的HSCs活化、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检测细胞增殖、迁移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第五部分:(1)免疫共沉淀(Co-IP)检测与SPOCK1结合的整合素亚型,并使用免疫荧光验证;(2)使用整合素α5和/或整合素β1的中和抗体孵育HSCs,RT-qPCR、Western blot、CCK-8、Transwell检测阻断整合素α5和/或整合素β1对r SPOCK1所调控的HSCs活化、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检测细胞增殖、迁移相关基因及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变化。第六部分:(1)通过尾静脉注射特异性靶向HSCs的SPOCK1干扰慢病毒(LV-SMA-sh SPOCK1-Flag),1周后使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导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6周后使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染及Western blot验证慢病毒特异性感染HSCs;(2)H&E、Masson’s trichrome、α-SMA免疫组化、羟脯氨酸实验检测肝组织胶原沉积及含量变化;(3)测定血清ALT、AST评估肝损伤程度;(4)RT-qPCR、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及R-HSCs中SPOCK1、α-SMA、COL1A1、cyclin B1、cyclin D1、MMP2、MMP9的表达变化,以在体内水平反映SPOCK1对HSCs活化、增殖、迁移的调控。结果:第一部分:(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GEO数据库(GSE25097)人正常及肝硬化组织中SPOCK1与α-SMA mRNA表达显著正相关;(2)免疫组化、RT-qPCR、Western blot证实人和大鼠肝硬化/肝纤维化组织中SPOCK1表达显著增高;(3)RT-q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静止的R-HSCs相比,活化的R-HSCs中SPOCK1表达显著增高;(4)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人肝硬化组织中,SPOCK1既在HSCs和肝细胞内表达,也存在于ECM中;而在活化的R-HSCs中,SPOCK1定位于细胞质,且其表达分布与α-SMA一致。以上结果表明,SPOCK1与肝纤维化及HSCs活化正相关,可能在肝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二部分:(1)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F-β1及PDGF-BB均上调SPOCK1表达,且PDGF-BB作用更显著;(2)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PDGF-BB激活SPOCK1启动子活性;(3)序列分析显示SPOCK1启动子区域存在多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截断突变和定点突变实验表明-1356 bp~-741 bp区域内的第一个Fox M1结合位点对于PDGF-BB激活SPOCK1启动子活性至关重要;(4)si RNA干扰Fox M1进一步证实PDGF-BB通过Fox M1上调SPOCK1表达;(5)抑制剂孵育结果显示PDGF-BB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上调SPOCK1表达;(6)Ch IP结果证实PDGF-BB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Fox M1与SPOCK1启动子区域直接结合。以上结果表明,PDGF-BB通过激活PI3K/Akt/Fox M1通路上调SPOCK1表达。第三部分:(1)RT-qPCR、Western blot、CCK-8、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干扰SPOCK1表达可下调HSCs活化相关基因(α-SMA、COL1A1)表达,抑制HSCs增殖和迁移,并下调cyclin B1、cyclin D1、MMP2、MMP9表达;(2)干扰SPOCK1表达可抑制PDGF-BB促HSC活化、增殖、迁移的作用,且下调PDGF-BB促cyclin B1、cyclin D1、MMP2、MMP9表达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SPOCK1参与PDGF-BB的促纤维化作用。第四部分:(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干扰SPOCK1表达下调p-Akt水平,而SPOCK1过表达或r SPOCK1则上调p-Akt水平,但Akt的表达、ERK、JNK、p38的表达及磷酸化无显著变化;(2)RT-qPCR、Western blot、CCK-8、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POCK1过表达或r SPOCK1上调α-SMA、COL1A1表达,促进HSCs增殖、迁移,上调cyclin B1、cyclin D1、MMP2、MMP9表达,但LY294002显著抑制SPOCK1过表达及r SPOCK1的作用。以上结果表明,SPOCK1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HSCs活化、增殖、迁移。第五部分:(1)Co-IP结果证实SPOCK1与整合素α5β1结合,免疫荧光显示SPOCK1与整合素β1共定位;(2)RT-qPCR、Western blot、CCK-8、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使用中和抗体阻断整合素α5或整合素β1可显著抑制r SPOCK1促HSCs活化、增殖、迁移的作用,并下调cyclin B1、cyclin D1、MMP2、MMP9、p-Akt表达,且同时阻断整合素α5和整合素β1能发挥协同性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SPOCK1通过与整合素α5β1结合,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HSCs活化、增殖、迁移。第六部分:(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lag阳性表达的细胞位于肝脏汇管区及窦周间隙,而在实质细胞中未见表达,组织免疫荧光结果显示Flag只在Desmin阳性的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lag在LV-SMA-sh SPOCK1-Flag组R-HSCs中表达,而在对照慢病毒组R-HSCs中未见表达,表明LV-SMA-sh SPOCK1-Flag特异性感染HSCs;(2)H&E、Masson染色及α-SMA免疫组化、羟脯氨酸实验、肝功能测定结果显示,特异性干扰HSCs中SPOCK1表达缓解TAA诱导的胶原沉积及肝功能损伤;(3)特异性干扰HSCs中SPOCK1表达在组织水平及R-HSCs水平均显著下调α-SMA、COL1A1、cyclin B1、cyclin D1、MMP2、MMP9表达。以上结果表明,特异性敲低HSCs中SPOCK1表达能缓解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结论:SPOCK1在纤维化肝组织及活化的HSCs中显著高表达。PDGF-BB激活PI3K/Akt/Fox M1通路上调SPOCK1表达,且SPOCK1参与调控PDGF-BB的促纤维化作用。SPOCK1通过与整合素α5β1结合,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HSCs活化、增殖、迁移。特异性干扰HSCs中SPOCK1表达能缓解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本研究阐明了肝纤维化发生及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或可为肝纤维化的干预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胰腺癌中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的筛选研究目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且治疗难度大的消化道肿瘤,在对其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改善预后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挑战。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人类疾病尤其是癌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本部分研究主要探讨在胰腺癌中对异常表达的lncRNA的筛选,尤其是筛选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胰腺癌中的异常表达lncRNA,并
现代焊接自动化水平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进步,对自动化焊接的焊缝质量提出了高要求。而焊缝的准确识别是焊缝质量的重要保障,焊缝识别技术是自动化焊接得以实现的核心,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线结构光传感器设计搭建了焊缝识别测量系统,赋予焊接机器人视觉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的识别出焊缝所在位置,完成焊缝识别任务。本文主要围绕测量系统的标定、线结构光条纹的中心线提取、焊缝图像的特征点提取等
忆阻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非线性电阻,它的优点主要表现为尺寸小、切换快和耗电量低,被认为是模拟神经突触,实现类脑计算的理想元器件。忆阻器的出现为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与存储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利用忆阻器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称为忆阻神经网络,其已在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步作为神经网络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保密通信、模式识别、联想记忆和信息科学等工程领域的应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焊接制造技术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使用工业焊缝机器人来提高焊接生产的效率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使用机器视觉来引导工业机器人焊接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关注度。用于焊缝定位的结构光视觉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和快速检测等优点。根据实际研究发现,目前基于视觉的焊缝检测系统存在实时性低、普适性不足等缺点,特别是由于焊接材料表面光滑,具有较高的反射效应,使得焊缝特征不明显,使得工业焊接
生物矿化与自组装形成的分级结构具有复杂的美学、令人着迷。自然界的美促使科学工作者试图找出其中的形成规律和机理,为人工自由设计和制备多用途的分级结构功能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科学指导意义。当前的自组装研究主要通过定性或经验性调整实验工艺参数来控制自组装材料的生长方式和结构,缺乏定量的理论框架和对分级结构的精确表征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制备分级结构中,分析多因素协同作用、调制材料多功能性和合
第一部分靶向敲除内耳支持细胞Gjb2基因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内耳感觉上皮细胞损伤模式的观察目的:构建多种特异性内耳支持细胞Gjb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索上述模型小鼠听功能变化和毛细胞损伤模式。方法:运用Cx26flox/flox小鼠分别与Lgr5-Cre ER、Fgfr3-Cre ER小鼠杂交获得Cx26flox/flox;Lgr5-Cre ER、Cx26flox/flox;Fgfr3-Cre ER小鼠
第一部分PD患者及细胞模型中维生素D及PARP1的水平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中维生素D水平和PARP1的表达的差异;MPP+细胞模型中维生素D受体和PARP1的表达,parthanatos死亡的激活情况。方法:收集P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浆,通过ELISA检测分析各组血浆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使用Western blot检测PARP1及cleaved-PARP1的表达。
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传感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分析技术,具有分析响应快、背景噪声小、成本低和易于小型化等优点,在环境监测、生化分析和临床诊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在PEC传感器中,半导体电极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直接影响检测的灵敏度,因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大多数半导体材料对紫外光有较好的吸收,光电转换效率较高,但紫外光的能量较高,易损伤生物识别
为了满足光纤通信系统的扩容需求、突破光电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带宽瓶颈,模分复用传输与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信号处理成为国内外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热点。由于高非线性少模光纤中模间四波混频效应的相位匹配条件灵活、可同时实现波长和模式转换、具有飞秒级的响应时间、对调制格式和通信速率透明等优点,将成为未来波分-模分复用(WDM-MDM)光网络节点中实现全光信号处理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模间四波混频研究主要集中
在我们国家,绝大多数建筑行业从业者,往往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都会挂着一项很"接地气"的专业职业技能的履历头衔——土木工程专业。之所以又"土"又"木",那是和中国古代建筑行业有一丝丝渊源的:泥土与木材,正是中国传统建筑几千年演进史中最常见的两种材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