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城镇化与机动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日益恶化的交通出行环境,各大城市都强调公共交通在发展“宜居宜业”城市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建设可持续的、绿色生态的城市时,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与建设被视作是一项极为重要工作。近年来,北京市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对于轨道交通缓解北京城市交通压力寄予非常大的期望。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共同承担着城市内部的一部分客运需求,两者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竞争关系,同时也相互依存。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的建设大部分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系统,因此只有借助现有的公交的网络覆盖优势才能提高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充分实现快速轨道交通运量成本较低、占地和能源消耗较低以及环境污染相对较少的优点。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对增强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比重,缓解大城市的交通压力,实现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的主导地位,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北京轨道亦庄线的开通,亦庄交通出行方式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机动车、自行车、班车、常规公交车、出租车等常规出行方式,逐渐向以轨道交通出行方式为主,其他交通方式为辅的出行方式转变。亦庄轻轨开通前后居民出行行为研究是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公交系统的重要支撑。通过对轨道亦庄线开通前后交通居民出行行为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轨道交通的建设开通和运营,对当前地区居民出行行为和交通影响极大。研究成果对城市公交与轨道系统规划、运营管理等工作将起到指导作用,尤其是对亦庄开发区这样的产业新区,如何使交通引导土地发展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如何使轨道交通更具有吸引力,建设可持续交通、全面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具有非常深远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2008年、2011年(即亦庄轨道线开通前后两个特征年)亦庄开发区居民出行调查原始数据,建立基于亦庄开发区的居民出行调查交通数据库,实现亦庄开发区交通调查数据的整理,存储,查询等功能,并根据亦庄居民出行调查的内容,实现对出行调查基础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同时,对两次出行调查的出行行为指标进行整理和分析,其中包括居民出行方式,出行率,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出行时空分布,公交出行与轨道出行选择等等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根据量化的指标分析,得到亦庄开发区轨道交通开通前后的基本交通出行行为分析,以及相应的分析结果。通过对亦庄轨道线不同时期客流的进一步预测分析研究,以及实际客流与预测客流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1、轨道亦庄线现状进站客流基本达到预测初期规模,初期总进站量预测值满足预测精度;2、轨道亦庄线开通初期,客流的时间特征与预测基本吻合;3、各站客流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少数站点满足预测精度外,而大部分站点误差率较大;4、预测过程中对亦庄线沿线土地开发区预期与实际差距较大;5、目前最大断面流量已超过亦庄线实际高峰时间最大运力。进而实现对研究区域内轨道亦庄线通车前后变化情况的描述,建立亦庄交通分析评估模型,以轨道亦庄线及亦庄开发区范围内居住及工作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轨道亦庄线开通前后在不同时间节点研究区域内交通方式组成结构、居民和就业人口出行特征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实现对亦庄线开通前后的影响分析及后评估,并对未来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及运营提供参考。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亦庄线各个时间段以及开通前后的客流出行特征,并结合规划情况,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轨道亦庄线的开通,对其周边居民及通勤职工的出行行为有较大的影响。从出行比例上看,轨道开通提高了公交出行率和轨道出行率;从出行时耗来看,亦庄轨道开通后大幅减少了出行时耗,提高了居民及职工出行效率;从公交通道流量上看,亦庄轨道开通后主要公交出行流量增大;亦庄线的开通使各主要道路的交通量增长速度放缓,缓解了主要通道拥堵程度加剧的速度。2、分析了居民出行行为及客流评估对规划、建设及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针对部分预测与实际运营状态存在偏差的现象进行多方面分析,提出了客流预测的改进建议;针对土地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城市交通布局提出了改善意见;针对运营管理以及轨道接驳方案提出了有效的建议;最后还对亦庄线周边的交通枢纽提出近期建设建议。通过研究分析,尽管得到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需要对后续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首先,今后随着出行调查数据的不断完善,应当补充除轨道交通因素以外,其他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统筹考虑。其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需依据丰富、准确的数据,以科学的预测手段为指导,对比评估轨道通车前后居民出行行为的变化规律及轨道客流,从而对轨道交通客流预测进行优化完善。最后,本次研究在轨道客流的数据处理中发现,放射型轨道线路对城乡结合地区的小城镇及产业聚集区的影响范围相比城区内要大很多,今后在该类型轨道线路的客流预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重点考虑其服务范围的大小,以确保客流预测的准确度,为轨道站点及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后期运营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