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亚热带人工林树种单一化、针叶化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鼓励用阔叶树种替代针叶树种营造人工林。理解造林树种转换对土壤磷有效性及生态系统磷库的影响对维持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993年春在二代杉木采伐迹地上同时营造的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阔叶人工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地上乔木层磷库和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亚热带人工林树种单一化、针叶化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鼓励用阔叶树种替代针叶树种营造人工林。理解造林树种转换对土壤磷有效性及生态系统磷库的影响对维持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993年春在二代杉木采伐迹地上同时营造的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阔叶人工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地上乔木层磷库和0-100 cm土壤剖面磷组分、磷有效性以及理化性质的差异。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两种树种人工林土壤有机磷(Po)含量均随土层增加而显著下降,相同土层之间并无显著差异,Na OH-Po是有机磷的主要组分;与杉木林相比,米老排林0-10和10-20 cm土层有效磷(AP)含量,显著增加了35.7%和86.2%;两种树种人工林土壤易分解态磷(liable P)和中等易分解态磷(Moderately liable P)含量在土壤剖面上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少;与杉木林相比,米老排林表层土壤易分解态磷和中等易分解态磷含量显著增加;难分解态磷(Non-liable P)以残余态磷(Residual-P)为主,米老排林显著降低80-100 cm土层残余态磷含量。(2)微生物生物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在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米老排显著提高了0-10和20-40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0-20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微生物熵磷(q MBP)、MBC/MBP比值和10-20 cm土层MBN/MBP比值,对微生物熵碳(q MBC)、微生物熵氮(q MBN)和MBC/MBN无显著影响。(3)两种树种人工林土壤含水率(MC)、总有机碳(SOC)、总氮(TN)、可溶性有机碳(DOC)等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营造米老排显著改变了土壤剖面上铁铝氧化物的分布和形态。与杉木相比,米老排林20-80 cm土层游离态铁(Fed)含量和20-60 cm土层游离态铝(Ald)含量显著降低。冗余分析(RDA)表明,DOC和Fed是影响土壤磷组分变化的关键因子。(4)米老排和杉木人工林植被磷库分别为148.91 kg·hm-2和21.45 kg·hm-2,占生态系统磷库的比例分别为2.8%和0.4%,米老排显著增加了地上植被磷库的比例。米老排叶和根的磷含量显著高于杉木,米老排各器官最大的磷库的叶,杉木则是根。两种人工林树种土壤总磷库整体上无显著差异,从土壤剖面上看,米老排人工林0~10 cm土层P含量显著增加了11.2%,60-80 cm及80-100 cm土层P含量分别降低了17.4%和17.9%。米老排降低了60-80和80-100 cm土层磷库,分别下降了18.4%和17.0%。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阔叶树改变了磷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格局,改善了土壤磷素供应能力,能提高磷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为揭示河口养虾塘沉积物总有机碳矿化速率和途径的时空变化差异,对福建省3个主要河口区的8个围垦养虾塘沉积物总有机碳矿化速率及其3个主要矿化途径(硫酸盐还原、铁异化还原和甲烷产生)的速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养殖期池塘水的pH、DOC浓度高于非养殖期,而ORP、Cl–、NO3–浓度和盐度要低于非养殖期。养殖水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主要包括类蛋白质荧光组分及类腐殖质荧光组分,盐度与C
随着全球天然渔业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人类对渔产品的旺盛需求,沿海地区围塘水产养殖成为当前人们获取水产品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养殖过程中常会出现营养元素利用效率低下,养殖生物品质较差,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负荷增加等问题。对养殖塘养殖期生源要素碳(C)、氮(N)和磷(P)收支状况进行研究,可以明晰营养元素的来源及归宿,进而为提高养殖塘营养物质利用效率、制定养殖塘污染物削减方案,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
HSV-1(Herpes simple virus-1,HSV-1)病毒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能够通过受损的皮肤或粘膜感染宿主细胞并引起多种疾病。PRV(Pseudorabies virus,PRV)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疮疹病毒甲亚科,暂定水痘病毒属。HSV-1和PRV病毒均为双股DNA病毒,研究表明,HSV-1和PRV病毒侵入细胞会激活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
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是一种剧毒的神经毒素,最早发现于河鲀卵巢,后来在陆生、水生等多种无亲缘关系的动物及海洋和淡水环境的沉积物中都发现了TTX。福建河鲀养殖以本地特色物种双斑东方鲀(Takifugu bimaculatus)和菊黄东方鲀(T.flavidus)为主,但不同养殖区域养殖水质不同、饲喂形式多样,同时这两个种类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季节中TTX的分布规律不明,河鲀个体间
自从上世纪在临床及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疗法治疗细菌感染以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细菌为了适应环境逐渐对抗菌药物产生抵抗性。持留菌是一种对抗生素具有短暂耐受性并在慢性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表型变体。因此,确定持留菌形成的基础机制以及开发出新型的杀灭持留菌的策略对临床以及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当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被消耗殆尽时,因为代谢通量的下降会导致其进入休眠或生长缓慢状态,从
肥胖症是众多疾病产生的诱因,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身体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和脂肪细胞体积增大都会导致肥胖。脂肪的发育过程需要一系列转录因子、多种信号通路及各类mi RNA的参与,是一个复杂精细的调控过程。Shox2参与胚胎发育过程中多种器官形成,Shox2的变异会引起胚胎发育畸形甚至胚胎致死。目前有报道Shox2与脂肪的发生存在关联,但多数为Shox2在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检测,对Shox2在脂肪
福建滨海木麻黄防护林,对维护滨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其生态功能体现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营养物质积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但是随着福建滨海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维护和经济发展出现矛盾,主要体现在防护林遭受砍伐,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降低。而其中问题之一就是缺少防护林生态补偿机制。本文以福建滨海地区木麻黄防护林为例,分析了木麻黄建设营林成本、市场价值及基于国家林业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火对植物群落的格局与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凋落物降解作用是碳循环的核心,超过50%的净初级生产通过凋落物返回土壤。一直以来,关于亚热带草地火干扰的研究多集中于土壤矿质(氮、磷、钾等)、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大型土壤动物、水土流失等方面,而关于亚热带草地凋落物降解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甚少。本文在中美洲波多黎各岛(Puerto Rico)开展火干扰对亚热带草地凋落物降解机制的探究。与
全球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导致氮(N)沉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持续的氮沉降可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树种组成、表型结构及生态功能等产生重要影响。论文以江西省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种森林类型(常绿阔叶林和竹阔混交林)中的5种主要森林植物甜槠(Castanopsis eyrei)、青冈(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马缨花(Albizzia juli
随着全球天然渔业资源的日益减少,沿海陆基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养殖塘面积日益扩大,我国滨海陆基水产养殖塘面积居世界首位。虽然目前关于滨海陆基养殖塘养殖期水-气界面甲烷(CH4)排放通量已有一些报道,但是,关于养殖塘养殖期沉积物及水柱(养殖水)甲烷产生、氧化及其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还鲜见报道。本文选取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3个邻近的对虾养殖塘(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