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的发展给旅游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然会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一系列影响。然而,当前不少地区发展旅游业主要着眼于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对规模庞大的“大众旅游”浪潮对当地社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却重视不足,给该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1.旅游目的地是出发地和接待地两种文化相遇和交流的场所。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旅游地,客源地文化势能的释放使弱势的旅游地文化受到强烈冲击,从而导致旅游地社会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变迁,甚至有可能导致当地文化的解体和旅游地“文化生态环境”恶化。 2.旅游是一把“双刃剑”。旅游业发展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具有不可低低估的负面影响。旅游地社会文化的某些非良性化变迁,如文化遗产遭破坏、文化特色的消失、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消解、旅游犯罪率的上升、新“殖民主义”的出现等都将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3.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文化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调适作用,如传统性与现代化的平衡、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平衡、本真性和商品化的平衡;注意调整旅游地居民的心态,增强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树立新的社会性发展观,实施更为科学的旅游规划,等等。 本文针对旅游地社会文化潜移现象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问题,借助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和大量案例,采用理论的、实证的和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探索旅游地文化潜移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变迁规律,并注意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试图建立旅游地“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模式,提出保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应坚持的原则和采取的对策。这项研究对于指导当前西部旅游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