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是限制种植体植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包括经侧壁入路或经牙槽嵴入路的上颌窦提升术是通过手术,将上颌窦底黏膜与骨壁分开,在手术形成的窦膜和窦底骨壁之间的空隙内植入人工骨材料,进行窦底垂直骨增量,允许同期或延期植入牙种植体。目前对于利用人工骨材料进行颌骨骨增量的机理已经清楚,形成了引导骨再生的理论。但上颌窦底植入人工骨材料,进行骨增量的机理尚不清楚。提升后是否需要使用屏障膜材料屏蔽窦底粘膜?甚至是否需要植入人工骨材料尚存在争议。近期有临床研究显示,仅通过简单的上颌窦黏膜提升,不植入移植材料同样获得骨增量,在上颌窦囊肿摘除及患牙拔除后,未植入任何骨移植材料,同样促进骨增量。上颌窦黏膜具备成骨潜能的观点被提出。诸多学者对这一观点进行深入研究,成为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研究目的(1)探明上颌窦提升后上颌窦黏膜是否具备成骨潜能,该成骨潜能与颌骨骨膜有无差异?(2)探索上颌窦提升空间的成骨机理研究方法(1)首先运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收集10只食蟹猴三维影像信息,熟悉该物种上颌窦的应用解剖条件。(2)根据动物局部解剖数据,设计新型屏障装置及操作工具,并利用计算机设计与制作技术生产,克服以往屏障装置植入稳定性不足的缺点,在4枚离体实验动物头颅骨上模拟建型。(3)6只动物随机分成两组,6周及16周各3只,双侧下颌骨骨膜提升,每侧下颌骨植入4种屏障装置各一枚,利用影像数据及硬组织切片分析不同区域的成骨情况,分析下颌骨骨膜提升后局部成骨表现及骨膜在局部的成骨能力。(4)6只动物随机分成两组,6周及16周各3只,侧壁入路提升上颌窦,每只动物窦底骨壁植入两种屏障装置,每侧植入一颗屏障,0.5mm孔及1.0孔两种类型在左右侧按随机原则植入,维持窦黏膜的提升状态,利用影像数据及硬组织切片采集不同区域的成骨情况,分析上颌窦提升成骨表现及窦黏膜局部的成骨作用。结果(1)明确食蟹猴上颌窦的解剖条件,制定出准确的手术程序,初步定位及量化上颌窦侧壁开窗的边界。(2)制备出理想的植入装置,成功建模。(3)下颌骨骨膜提升空间围绕屏障装置的不同区域成骨,随孔径增大屏障内部成骨显著,提示来着外部骨膜的成骨因素促进成骨,颌骨骨膜具备成骨潜能。(4)上颌窦提升空间屏障装置不同区域成骨,随孔径增大屏障内部成骨显著,在血供来源丰富的提升空间中窦膜下少量成骨。结论(1)上颌窦黏膜在引导骨再生的体内环境中具备成骨潜能,与颌骨骨膜成骨特点相似。(2)上颌窦提升成骨机理类似于引导骨再生成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