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中印文化出发,主要研究罗什的译籍和经论,并从美学、文学、主要是翻译学方面深入阐发了鸠摩罗什的翻译理论-“味”论。对中国古代翻译家鸠摩罗什的研究这一课题,作为有意识的课题研究目前还未成熟,因此本文提出应拓深古代翻译的研究,以期来推动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探讨。首先,本文在第一章介绍了鸠摩罗什的生平及其译藉。鸠摩罗什所译出的经论,在我国佛教史上,造成巨大的影响。他所译《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由其后的道生弘扬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代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因此,鸠摩罗什被尊为三论宗之祖。三论再加上《大智度论》,而成为四论学派。另外,罗什翻译的《法华经》,是天台宗的绪端;《成实论》,为成实宗的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为净土宗的依据;《弥勒成佛经》,促成弥勒信仰的发展;《金刚经》和《坐禅三昧经》,促进菩萨禅的盛行;《梵网经》,使我国能广传大乘戒法;《十诵律》,是研究律学的重要典籍。第二章,关于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理论。翻译理论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中心话题,古代译论中又以鸠摩罗什和玄奘最为突出,贡献最大。要拓深古代译论,深入探讨翻译理论渊源,挖掘古人的文化遗产,对鸠摩罗什的翻译理论研究则是重中之重。本文在参考大量古籍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鸠摩罗什的译“味”理论,并以“味”论的提出、完备到当今的发展为我国独有的翻译理论线索。我们认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中间连接的桥梁即是翻译批评。因此,第三章即是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实践。通过实例分析与比较,考察鸠摩罗什的翻译实践,以印证罗什的翻译理论的可实践性。本文较为透彻地分析了鸠摩罗什说述味论的翻译学意义,其核心理论层次以及味论标准下的翻译实践应符合的三个方面。本文的实例研究主要是依据梵文直译,参要英文译本,对比讨论罗什与支谦、竺法护、玄奘等译本,以便考察鸠摩罗什译本的特征。鸠摩罗什重译了大量佛学经典,这些经典又有很多英文、法文、日文的版本,如:《金刚经》就有六种英译本。这些译本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译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主要译自梵文,本文通过比较其他译本,参考当时中国哲学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梁启超、胡适、方立天、汤用彤等学术专家的评价较为客观地评价了鸠摩罗什的译本。而且,从读者反应的角度考察,罗什的译本最为流行,有的甚至超过了玄奘的译本。比如《维摩诘经》,一经罗什译出则流传大江南北,许多文人都读过这部具有戏剧性的作品,如大家所熟悉的诗人,王维,字摩诘,名字均来自《维摩诘经》。再如,支谦译本有2个敦煌写本,玄奘译本也只有4个敦煌写本,而鸠摩罗什译本的写本却高达821个。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维摩诘经变》也是依据鸠摩罗什译本绘制的。由此可见鸠摩罗什译本的流行程度。鸠摩罗什的译本既不是最早的译本,也不是最后的译本,但他的译本却是最流行的。第四章,关于鸠摩罗什的贡献。鸠摩罗什的贡献在于他对印度佛教的经论进行了较为接近原本义理的的译介,并且考虑中国读者的接收,所译经典“文虽左右”而“旨不违中”,从而使中国人能够了解纯粹的印度大乘中观学,加快了佛教中国化的脚步。通过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鸠摩罗什的贡献在于他对印度佛教的经论进行了较为接近原本义理的的译介,并且考虑中国读者的接收,所译经典“文虽左右”而“旨不违中”,从而使中国人能够了解纯粹的印度大乘中观学,加快了佛教中国化的脚步。第五章,“味”论成为中国翻译研究的特色理论,并贯穿整个研究过程。这一理论符合中国读者的审美情趣,和翻译理论相结合,并且对翻译实践有可操作的指导意义,可见,“味”论最终能够以翻译理论的形式得以确立,“味”论与金岳霖“译意”和“译味”,傅雷“神似”、钱钟书“化境”、刘士聪、赵秀明“韵味”等翻译理论标准形成一条线索,体现我国特有的翻译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标准对于今天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与现今的翻译理论研究都有很深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