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边地区的中国朝鲜族自小学阶段开始既在学校教育中接受朝、汉、外三种语言教育:其母语为朝鲜语,第二语言为汉语,外语为英语(日语)。因此,延边朝鲜族的英语教育与习得属朝汉双语基础上的第三语言教育与习得(张贞爱1998)。延边朝鲜族的英语习得与生活在此地区的汉族学习者具有相似性(延边汉族学习者的母语为汉语,英语属其第二语言),两类人群的已知语言中均包括汉语。与此同时,延边朝鲜族学生的英语习得与同样生活在东北亚地区的韩国学生也具有相似性(韩国学习者的母语为韩国语,英语属其第二语言),两类人群的已知语言中均包括朝鲜语。由此,本文以中国朝鲜族学生、中国汉族学生和韩国学生为考察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单语基础上的第二语言习得和基于双语基础上的第三语言习得特征。 笔者采用卷面测试的研究方法。根据中韩两国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选取了9个英语语法点,设计了4个题型:单项选择、单句改错、翻译以及语序排列。统计试卷时,计算了学习者每道题完成的正确率。分析数据时,主要从朝鲜语单语人与汉语单语人、朝鲜语单语人与朝汉双语人、汉语单语人与朝汉双语人三个对比组中观察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第三语言的习得特征。 最终得出结论:在总体习得情况上,汉语单语人的习得正确率最高,朝汉双语人次之,朝鲜语单语人的习得正确率最低。这说明,语言间的表层距离在学习者第二、第三语言习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母语的表层形式与目的语相近时,母语在目的语的习得过程中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当母语的表层形式与目的语不相近时,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母语无法对目的语的习得形成支撑;因此,在汉语单语基础上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汉语与英语表层语序上的一致,可以为学习者在目的语与母语间建立支撑;而在韩国语单语基础上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韩国语与英语表层语序上的不一致,对学习者造成了干扰,形成了学习的障碍;相比之下,对于朝汉双语基础上的英语作为第三语言习得而言,学生已有的朝鲜语和汉语与英语间的差异,对学习者都产生一定的干扰;而朝鲜语和汉语英语间的一致性,对学习者的英语习得都形成一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