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城市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对于已经成型的城市形态规律深入探索能形成理解城市运行机制的基础,起源于地理学科的城市形态学对此提供了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城市形态学以空间物质形态为基本研究对象,从结构性的描述城市肌理、探索城市空间形态成因和城市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的关联等多方面对城市进行研究。以M.R.G.康泽恩为代表的城市形态学派发展了城镇平面格局研究体系,在其平面格局要素中的地块(plot)和建筑(building)层面,建筑学能够在城市形态发展进程中最大程度地参与并有所作为。城市形态学研究,尤其是康泽恩学派的研究在探索欧洲古典城市和欧美现代城市形态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在中国进行城市形态学研究,但鲜有研究对象全面地集中于构成城市主要形态的居住地块上,或多为典型城市肌理切片,缺乏以整个城市为研究范围、对其物质形态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研究。中国目前正处在住宅建设的高峰期,大量的居住建筑在城市中形成较为清晰的肌理,成为重构城市物质空间的重要方面,为用城市形态学方法来研究居住地块边界、居住建筑形态特征及二者的形态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本文将从地块(plot)层面入手来研究中国现代城市居住地块的形态特征,揭示地块边界与其中建筑布局的形态关系,是经典城市形态学理论在中国现代城市的一次探索。本文基于城市形态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尤其是M.R.G.康泽恩的研究传统,以南京市主城区中老城和河西范围内的2056个居住地块作为研究对象,在地块层面上探索居住地块边界形态特征及其与居住建筑布局的关系。首先对居住地块边界和居住建筑的形态特征分别进行描述、分类和数量统计;然后把二者结合起来,以地块边界几何特征——地块形状、地块方向、地块面积和边长为出发点,对其与居住建筑布局关系的普遍规律进行总结与描述。最后从地块的几何形状出发,结合地块方向、面积和边长等形态特征,重点分析居住建筑布局在不同形状的地块中如何产生变化,并探讨其他影响建筑布局的因素,如地块边界条件、地块年代等,试图完整地描述居住地块中建筑布局的形成机制。本文在居住地块AutoCAD数据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形成地块形状、方向、面积等信息数据库,然后针对研究所需要分析的问题进行地块数量统计,并进行定量检验和分析,以量化、直观地描述居住地块形态特征。这一基础性研究验证了地块边界与其中的建筑布局存在形态关联,为城市形态学理论在中国现代城市的运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对居住地块规划、城市设计和政策制定做出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