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到女性的健康。目前乳腺癌的诊治模式是集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在内的综合诊治模式,根据病人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确定具体治疗方案。乳腺癌中ER,PR和HER2的评估分别提供关于对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靶向治疗的反应的预后和预测信息。据估计,所有这些传统的临床病理和分子因素,目前构成了确定辅助治疗的基础,将这些患者分配到风险组,其绝对特异性水平仅为10%,以达到可接受的敏感度。乳腺癌的潜在分子机制复杂且尚不清楚,其发生和发展还涉及其他高度特异的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跨膜蛋白受体,有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高表达发生在许多肿瘤疾病中,如乳腺癌,头颈癌,卵巢癌,膀胱癌和肾癌。泛素特异性肽酶18可通过上调EGFR和激活AKT/Skp2途径促进乳腺癌生长,这表明EGFR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本研究通过对189例浸润性乳腺癌(IBC)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试图分析和探讨EGFR在浸润性乳腺癌(IBC)患者临床症状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89例IBC患者。患者年龄为36-69岁。收集所有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分级。2.对石蜡包埋的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兔抗人EGFR单克隆抗体在5mm厚的切片上进行EGFR染色。将切片脱石蜡后再进行水合,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之后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孵育,将所有切片置于柠檬酸钠缓冲液(0.01M,p H 6.0)中并在微波炉中煮沸用于抗原修复。将切片在5%牛血清白蛋白中于37℃温育30分钟,然后将切片与兔抗人EGFR单克隆抗体(1:50)一起温育过夜。在37℃下复温30分钟后,将切片与山羊抗兔Ig G(1:100)在37℃温育30分钟,加入二抗温育,使用DAB染色。最后,切片用苏木精复染,脱水,并盖上盖玻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图像。3.使用总蛋白质提取试剂盒分离IBC组织中的总蛋白质。按照标准方案使用二辛可宁酸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先使用10%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样品(50mg),之后将蛋白质样品转移至聚偏二氟乙烯膜。然后封闭膜并与第一抗体,抗兔EGFR(1:500),抗兔β-肌动蛋白(1:1,000)孵育过夜,随后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兔Ig G二抗孵育(1:5,000)。使用Quantity One软件定量条带强度并将其标准化为β-肌动蛋白。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旁组织中EGFR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P<0.01时存在显着差异。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EGFR在IBC中的阳性表达(140/189=74.0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3/189=12.16%)(P<0.01)。EGFR表达与患者发病年龄和绝经状态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和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EGFR在雌激素受体(ER)阴性组中的阳性表达(64组织,84.2%)显着高于ER阳性组(76组织,67.3%)(P<0.05)。孕激素受体(PR)阳性组(73例组织,73.0%)和PR阴性组(67例组织,75.3%)EGFR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组中的阳性表达(67组织,84.8%)显着高于HER2阴性组(73组织,66.4%),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EGFR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并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EGFR的高表达提示患者的不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