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20世纪60年代课程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概念。上世纪60年代后期起,国外一些课程研究专家逐渐认识到,在一定程度上,那些有计划、有意识的正规课堂教学有时非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成效,有时甚至还会产生与之相反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课程内容在传授过程中无形地受到社会价值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的过滤、渗透;学校规范、课堂纪律甚至也在或多或少地渗透或折射出社会价值观、道德观的要求。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由此,隐性课程成为当今西方课程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成为当代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隐性德育课程是“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下位概念,是隐性课程研究的一个分支。针对隐性德育课程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及其设计开发中各个具体环节的界定学界至今尚无定论,但无论怎样,各国学者对隐性德育课程的德育影响力和功能都给予了很大的肯定。 隐性德育课程具有四大典型特征: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影响方式的内隐性、影响效果的持久性、影响结果的不可预期性。在德育功能上,隐性德育课程具有三大功能:情感陶冶功能、认识导向功能以及行为规范功能。隐性德育课程在其课程发生机制、表现形式、影响方式上的独特性,使其德育功能的发挥能够超越传统德育课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地步,有时候甚至能收取“无心插柳柳成荫”之效。中职学校特殊的教育背景和教育类型使其德育课程实效性的发挥受到很大影响,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完整德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理应受到中职学校的青睐和重视,以推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及德育工作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中职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开发作为研究的主题,希冀通过本项研究能够为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建设与开展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现状的分析,主要介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应然表征。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中等职业学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开发的背景,具体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开展的困境展开,并结合对隐性德育课程内涵包括概念理解、特点与功能等的阐释,进一步阐述隐性德育课程开发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必然契合。 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中职学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开发的体系架构,主要从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的原则、路径两个层面来进行体系的架构,并具体分析了每一层面的要素及内容要求。 第四部分中选取重庆市X中等职业学校为个案,具体考察该校隐性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际状况,并就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中职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部分是对中职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及实施的现实检讨,结合上面的案例分析反思中职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实施中面临重重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深入分析,最后通过深刻全面的检讨,提出针对中职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实施的对策建议。 第六部分主要是结论与启示,首先进行中职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的价值分析:有助于实现自我的道德教育、改变学生在德育中的从属地位等;其次总结中职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研究的启示:隐性德育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需要以学生需要为考量、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实施需要即时监控与引导、隐性德育课程开发实施的运行需要各方力量协同保障等。